
英文片名:Our Departures
親情向來是日本電影最擅長題材之一,有的可以拍得細膩感人,更多卻是無病呻吟或無理的煽情,《鐵道家族》便算是後者,講述一位少婦丈夫後,回到亡夫家鄉重拾人生。沒有看過兩部鐵道故事的前作,但見電影節介紹為展現九州的如詩如畫美景,確沒有欺騙觀眾,把鹿兒島附近的鄉郊景觀拍得悅目迷人,再以一條火車支線為故事藍本,相信「鐵道迷」亦會津津樂道,就影像的角度而言,過程確實清新、舒服可喜。撇除了影像,這個故事倒真是乏善可陳。觀影時不禁在想,這是否JR與鹿兒島想出了一個計劃,不如拍部電影宣傳我們的鄉郊風光吧?故事題材不要緊,畫面夠美便足夠!如是者,劇本便想出了一個寡婦來到鄉郊「重新上路」的故事,再與繼子、老爺一起生活,順道學駕JR。她的行為與種種決定,看來都缺乏理據,而片末為求煽情更把劇本推向絕路,來了多個超突兀的設定,一瞬間不難想起了本地電視台「職業劇」的套路:開了個頭再說幾句職業用語,繼而安排數段感情線的方程式即可,結局之俗套更與「職業劇」的收結全無分別。事前聽聞悶場極多,誠言本片絕不至於沉悶,起碼拍得夠通俗,這個無味俗套的劇本卻破壞力驚人,不堪入目。
小晶帶著骨灰,與養子來到亡夫的家鄉,跟素未謀面的爺爺生活。面對茫茫前路,小晶一愁莫展,為一圓養子心願,決定投考火車駕駛員。縱使她排除萬難,努力去向這個目標前進,丈夫的死亡陰霾仍揮之不去,更因此與養子產生磨擦...
若閣下為鐵道迷,又對日本鄉郊景色有濃厚興趣,本片確會令你為之著迷。全片均於南九州取景,景色風光如畫,看著小火車在田野間走動,心曠神怡。作為一部「職業片」,也確有部份時間涉及到駕車的知識、外人不為人知的一面,作為駕駛員所遇到的意外與尷尬位,亦為平凡電影增添姿彩。劇情不濟,但那曲動人的配樂與畫面搭救,極盡視聽之娛,若不對劇情深究,當作一部肥皂劇來看,也不會感到悶場--正如你看大台的「職業劇」,不會悶得你睡著,還有基本娛樂性。
若要深究劇情,本片就失望透頂了。看出JR與旅遊局於片中投放了不少資源,亦有不少實景協助,但也一如大台的「職業劇」般,這些「職業」只是用作引旨,與劇情關係不大。有了個「鐵道」的背景、少婦喪夫,單看這個序曲實很難想像到底故事能如何發展成一部電影,即使如前文所說,過程中你不會覺得有太多悶場,觀影時還是難覺劇情有個明確方向。時而想說女主角「追夢」的過程,但對其受訓過程又描述不深、時而想說她在喪夫後重新振作,在跟丈夫生前關係描繪極片面下,又很難感受到她的傷痛。明明前大半段與養子關係如同母子,末段又突然來個衝突位,在零交代下為煽情而煽情,大耍無謂的催淚彈,結局「和好」的原因更令在場出現了陣陣恥笑聲,效果極為難看。
一如大台的職業劇,電影為求撐起一條支線,就強行加入了無謂的感情線、多餘的支節意圖令電影來得更豐富好看,卻眼高手低。這些感情線,無論是親情、愛情、與老爺的關係、與同僚間的衝突,全均輕輕帶過,當中更連老師都要搞段感情戲,用以描述最後「母親的抉擇」,惟這段支節與主線來得格格不入,只令題旨來得更俗套。片初花了一段時間描述亡夫與老爺的關係有多疏離,事後卻沒有交代原因,極其量只有一句對白就解釋了一切。男女主角相遇的過程、怎樣會變成了一對,回憶片段中看似煞有介事,繼而又沒有下文。在那場帶點恥笑色彩的「和好」壓軸戲後,即使不難想像到會來個大團圓結局,可沒想到連結局的處理都仿如大台「職業劇」般俗套,只不過從BBQ、打邊爐,變成了「齊齊坐JR」,還得要逐個上車、逐個恭賀,若本片他朝一日成了「星期六影院」或「星期日影院」,絕對是零違和感。
有村架純去年演出的《在咖啡冷掉之前》及《愛,不由自主》均令人失望,甚至憑前者入選了各位讀者投選「最差女主角」的最後五強。此作演個喪夫的「單親媽媽」,有較大的感情戲波動,實比前作有所進步,亮點反是國村隼所演的老爺角色,戲份不多卻莊諧並重,薑還是老的辣。
總的而言,《鐵道家族》感覺似乎跟香港的「職業劇」如有雷同,隨意選了個職業作背景,強行配上數條感情線,效果極為難看、主線尤其乏味,更缺乏了明顯故事線,過程沒有明確目標,實難想像女主角跑來這裡,到底想要甚麼。發展至末段更覺何其俗套,為求煽情而大玩戲劇性處理,惟轉折之突兀反成了觀眾的笑位。看你抱甚麼心態看,若只求看美景、鐵路,甚至是有村架純,確不會令你失望,即使劇本超俗套,拍來尚算有娛樂性,當作一部肥皂劇來看又未至於悶場連連,可真心想看一部親情片、家族片,恐怕就失望而回了。
Rating:60/ 100
【延伸閱讀】震撼的紅葉天地(Part 2):九州佐賀大興善寺
【延伸閱讀】在日本下關「唐戶市場」平食海鮮料理!
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