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IMAX 3D):感謝你們創造了超越電影的美麗回憶

復仇者聯盟4

英文片名:Avengers: Endgame

 

當年首集《復仇者聯盟》我曾經起了一條副題「年度大片,講多無謂」,  怎想到七年後會變成超越了談論、超越了流行文化、超越了最強Marketing的現象級電影,一開畫便狂破世界各地票房紀錄。從《鐵甲奇俠》開始,Marvel用上了劇集式拍法去拍電影,成功創造了一個「Universe」,吸引無數電影增相仿效,卻無人能達到如此效果,甚至斗膽在上回《無限之戰》設計出如斯震撼、具討論性的結局,成功名留青史。終於來到最後一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一切真能劃上了圓滿句號。一承上集劇情,卻不如上集般的密集觀能刺激,三小時的電影中相信超過兩小時俱屬文戲,卻盡現Russo Brothers精湛敘事功架,或呼應或總結回前21部電影的細節,幾乎無一不漏,眼見許多意想不到的串星穿插,哪怕只有一兩個鏡頭,都叫觀眾看得情緒激動,完全是一回完美的集體回憶。Russo Brothers事先張揚必要先看上集及《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但個人覺得若閣下能把以往21部作品全看,才能得最完美的觀影體驗。個人覺得即使作為一部大結局絕無不看之理,又不至達完美無瑕,畢竟上回鋪排之細膩已屬神作,今回只是情懷搭救,故事上亦偶有漏洞。至於萬眾期待的「重頭戲」,在這個位置先不劇透,如閣下已觀賞電影,歡迎繼續閱讀,若非,這先在此打住。

警告:下文含有重要劇透,請讀者留意。

 

 

這或非解讀文章,也將有劇透出現喇。

 

 

決定好真的要閱讀了嗎?

 

 

Thanos在彈指之間把地球人「化灰」後,連帶「復仇者聯盟」也四分五裂,面臨解散。在眾人度過了情緒低落的五年後,「蟻俠」Scott成功在量子空間中逃出,並告訴眾人能從量子空間來一場時空穿梭,回到Thanos還未奪得無限寶石前。一眾復仇者早已各散東西,連「鐵甲奇俠」Tony都已過著安穩的婚姻生活,絕不想貿然改變過去,影響自己的美好人生...

 


想不到,預告片看到的情節確非重點所在,如此強大的Marketing計劃,影史上先勝一仗
  當這一年來觀眾與網媒大肆討論如何消滅Thanos時,你可想不到原來消滅Thanos的竟是這些無限寶石,更於開場不足半小時便給Thor輕易斬頭,大抵所有觀眾都嚇呆了,到底能怎拍三小時?怎料,鏡頭一跳便是五年後,這才是電影的精華、成功保護免受劇透的關鍵。故事從一向看似沒有甚麼「功用」的蟻俠開始,繼而引發了一場場時空穿梭--觀眾與網媒都沒有猜錯,確是用時空穿梭來改變過去,卻不像近年如《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未來戰士:創世智能》般用來「Fix返條爛咗嘅Timeline」,而是真有劇情需要,更由Marvel自創了一個全新穿越時空、平行時空的玩法,甚至拿一堆著名「Time Travel片」比喻,告知觀眾此非《回到未來》或《未來戰士》的一類作品。那不單是有劇情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方法來一個總結、集體回憶,說是「重用舊片」也好、呼應過去部份細節也好,就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穿越時空」玩法,更得是要苦苦鋪排了21部電影才能做到的事。

 

為要回到寶石尚在的重要時候,眾人得回到過去,奪回寶石再扭轉一切,而這些寶石也散落在不同電影中,就有了個藉口穿插往作。事先張揚故事會呼應回首集《復仇者聯盟》,可想像不到幾乎串連了之前的所有作品,甚至連頗具劣評的《雷神奇俠2:黑暗世界》、誤以為關係不大的首集《銀河守護隊》亦有所關連,必不缺少令Russo Brothers一鳴驚人的《美國隊長2》部份「前因」情節也拉扯其中;美國隊長自嘲式一句對白,更令觀眾掌聲雷動。同時,因為回到過去,連《奇異博士》已逝世的Ancient One都來個客串,中段串星之多,實有如賀歲片般熱鬧。誤以為上回《無限之戰》有多達四十多個英雄角色已夠極限,今回跟大家回顧一連串往作的角色,既具劇情需要,又能達到難得一見的「集體回憶」效果(哪有系列能把廿多部電影細緻留伏線),實精彩不已。唯一美中不足是,因版權問題難把《新變形俠醫》拉到此故事

 

 


看著一眾角色一邊拯救世界、一邊彌補過往的遺憾與心願,那種感動,真要是「陪我長大」才能感受到的共鳴
  上回盡見Russo Brothers處理極多人物又平衡得宜的功架,這次處理更多角色,仍能刻劃出超細膩情感。就著「改變過去」一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與抉擇位,彼此之間又產生了不少衝突與感人位。就著「五年後」的感情戲上,假如觀眾有經歷過以往21部電影的「成長」,自會明白眾人的難處,也因為他們的抉擇與經歷而深受感動。所謂「生於亂世,有種責任」,每個人的肩負的使命,或犧牲小我而成大我、或得放下感情以大局為重,兩位重要角色的離開實成就了最感動時刻。這次一別或是永別,適時學會放手才能拯救萬民;在回到過去的過程中,他們也經歷了昔日的抱憾與錯失,到底是恨錯難返還是相逢恨晚,過程中也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位、笑中有淚,眼見這群超級英雄各自皆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填補了昔日的遺憾,不單是感動,簡直是激動。作為一種情意結、一種集體回憶,本片所作的一切肯定是前無古人,可見將來也難有來者了。

 

 

鋪排了大半天,誠言動作場面真的不多,就只有最後一場Epic Battle了。幾十位超級英雄終於能置身同一戰場(上回也分拆了幾個地域),來一場史無前例的終極大戰。大家等待了十一年,看過一場又一場如死侍所說的「CG Battle」,大抵就是為了這場壓軸一戰。Russo Brothers深知觀眾想看甚麼、深知大家想看哪些英雄發揮甚麼所長、深知我們想看哪些人一起決戰,營造的畫面熱鬧而痛快;在超複雜的構圖下,看來竟一點也不覺混亂,即使因人物過多刺激感或稍遜,作為一幕「群揪」式大場面,也汲取了以往所有同類作品的經驗,開創了最大膽的「群揪」場面,完全是情緒高張,拍案叫絕。

 

冷靜下來,本片勝在情意結搭救,整體又是否毫無挑剔之處?那又不然。既玩「時空穿梭」就總會有Bugs,即使Russo Brothers意圖把「時空穿梭」重新定義,也很難完美交代一眾支線與部份失蹤、重疊了的角色。雖然觀影後大量網民穿鑿附會、後天解讀寫得相當精彩(小弟也有個劇透討論區,歡迎大家討論),就此在觀感上還是難達完美之效。相連著且備受爭議的《Marvel隊長》事先張揚、宣傳過大,這位強得可以「一手打爆飛船」的英雄長時間失蹤,重要關頭才出場,擊敗了大量敵人卻連Thanos也打不贏,那麼花了一整部電影鋪排、聲稱是「最後希望」的這位角色,到底作用何在?在超密集明快的節奏下,細節位或許難以留意,可事後回想起當中的情節,無論是前文提及的時空穿梭,還是無限手套的玩法、眾人在「過去」的種種巧合,寫來都有點理所當然。

 

 

相信閱讀此文的你,九成都已經看了電影,無論如何、無論怎說,《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你都必會入,誠言當中確實偶有沙石,但賣回憶、賣情懷,其出奇制勝的手法,已完勝了一切,在影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名字。Russo Brothers既交出了他們導筒生涯的顛峰之作,也為電影業來一場重新定義。或許,你若一心看「Thanos大戰」或會失望,但以其密集式娛樂性、微妙的故事前呼後應,均開創了電影敘事的先河,看得痛快過癮;即使動作場面不多,光是壓軸一場高潮大戰,大家默默支持了11個年頭,一切也值回了。
Rating:90/ 100

 

【延伸閱讀】全亞洲首家Laser IMAX初體驗

【最新旅遊文章】玻利維亞巴士中伏奇遇記

【最新旅遊文章】復活節島行程拆解(Part 1):徒步西岸看Moai日落、直闖最高點

【最新旅遊文章】復活節島行程拆解(Part 2):東岸Tongariki的動人日出與「Moai工廠」Rano Raraku

 

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 🙂


原創小說已於香港正式上架,各大書局均有代售,海外讀者亦可於網上書店購買,詳情請看:goo.gl/3g4Hk8

 

台灣書局兼網上平台亦已上架,可去文中連結購買:goo.gl/xzCymP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