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網店開張喇,貨品低至$10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 2019年十大電影在此 <<
這一年有點特別,因為戲院有幾個月沒有營業,加上世界各地電影都不斷延期,片源較少,這或許是我喜歡電影之後,最少到戲院觀影的一年。其他網站或會把Netflix及各串流電影立入年度榜單中,我還是有點堅持,十大電影只計算在戲院觀影的作品,在此也不想談論定義到底何謂「電影」。我不知這會否是最後一年能作此堅持、歷史將從此畫上句號,還望明年今日,此文章還可以戲院為主,而非串流電影。
不計各大電影節、影展、特別放映,本年度於戲院一共看了約90部電影,較過往近170部,跌幅超過一半,是有紀錄以來,第一次跌破百。無它,連電影院都關門營業近半年,入場觀影數量跌一半也是情理之內。
此文標準以個人感覺為主,與電影本身質素可能略有出入,故最愛的電影未必是「最佳」;年初覺得好片或爛片、經過時間沉澱後,年尾的觀感可能又有不同。再次重申,此文純粹是個人觀感出發,如刻意挑起罵戰或人身攻擊者,其留言必刪。
2020年度最愛電影第2-10位(排名分先後):
10. 瘋狂紳士幫 The Gentlemen 英國、美國
看見Guy Rirchie的名字,或許會令你有點保留,沒想到這竟是超過癮、玩味十足的電影。片初喋喋不休的對白,或會令你不明所以、魂遊太虛,這才是精妙所在。故事漸入佳境,連環緊扣,多條支線互相連貫、千絲萬縷的人物關係,往往能「Blow your head off」,更見劇本的超前創意;局中有局再有局的鋪排,燒腦得來又節奏明快,案情扭來扭去一點兒也不難跟隨,趣味盎然,乃至結局解謎一刻,一切豁然開朗,成就年度最過癮的觀影體驗,拍案叫絕。
9. 別告訴她 The Farewell 美國、中國
在一月上映得不到迴響,屬年度一大遺珠。拍個東西文化價值觀衝擊的題材,寫來不如同類《我的超豪男友》般夢幻,寫實貼地,華人定必倍感共鳴;縱為中美合拍片,卻無一絲合拍片的礙眼商業味道,是合拍電影一大佳作示範。看似是平平無奇的言情小眾文藝片,拍來毫無冷場,情感細膩亦言之有物;既有淡淡哀愁又有一定的幽默感,沒有過度批判文化衝突,寫來更覺流暢自然。Awkwafina成功抹去諧星的感覺,骨子裡也是一位演技派,演出眼前一亮。
8. 火口的二人 It feels so good 日本
如欲入場看部熱血沸騰的「愛情動作片」,本片絕對能滿足求,尤其全片幾乎甚麼地方、甚麼體位「招式」都盡出,確能看得你面紅耳熱,尤勝當時同期的《飢俄人妻》及《禁錮之慾》,但本片最可觀在一段不倫之戀的細膩刻劃。宣傳上大賣的17場性愛場面,完全拍出「靈慾合一」的感覺,愛情不為找個人「埋單」,更在找到那個跟你身體與心靈都匹配的人;在絕望前路奮力掙扎、壓抑而注定不倫的關係;「Timing」不配,都要坦白面對心中所愛。精心鋪排與種種隱喻,鏡頭充滿美感,輔以日本人面對「311」陰霾的反思,足讓電影不單流於「肉體碰撞」。疫情下更會讓你反思:假如快將世界末日,你最想跟誰一起過?
7. 翻牆熱汽球 Balloon 德國
面對強權暴政要投奔自由,再以東西德歷史背景,或覺是千篇一律的「歷史片」,出奇地是緊張刺激娛樂之作。真正的熱氣球逃亡情節只佔全片約十數分鐘,可大量文戲依然能製造出超強刺激快感。節奏拿捏準確,打從開場不足五分鐘已入戲,一直緊張到尾,劇力澎湃。正邪雙方的鬥智鬥力、奇招百出,無需大量動作特技場面,只要有個好劇本,一樣能讓觀眾投入萬分,當中的人性光輝、對自由追求的熱血,亦寫得感動莫名,激動人心;剪裁有度的節奏,讓全片沒有多餘的情節、一氣呵成。事前沒有期待,卻屬年度最驚喜作品之一。
6. 幻愛 Beyond the Dream 香港
年度香港話題之作,拍出清新的本土愛情小品,既有浪漫愛情線,也對精神病人有著細膩刻劃,真真假假的夢幻愛情,兩者相輔相承,是本地難能可貴的創意題材。若從愛情片的角度看,感情真摯動人,屬香港久違了的甜蜜愛情小品;從精神病人的描述看,劇本明顯作過詳盡資料搜集,刻劃細膩入微,誠意可加。這或許是個愈甜蜜愈殘酷的愛情故事,難得沒有俗套地鋪個意料之內的結局,開放式收筆,讓感情慢慢蘊釀至最後一刻,就此打住,予人無限幻想,拿捏恰到好處。這不單是買少見少的純「港產片」,更是久違了、自然無雜質的本土愛情片。
5. 隱形客 The Invisible Man 美國
Universal的「Dark Universe」連拍兩次都失敗,更令《盜墓迷城》就此壽終正寢。第三度重啟「Dark Universe」的《隱形客》不單成了疫情前,兼年度最賺錢電影之一,更勢將「Dark Universe」重新打造。有別於千禧年的《透明人魔》,《隱形客》沒有大型動作場面,反而大玩心理驚慄;特技場面不多,大部份時間只是女主角對著空氣演戲,卻有能從第一個鏡頭到最後一秒鐘,皆讓觀眾看得如坐針氈、一同屏息。今年恐怖片成了電影主力題材下,其迫力之強仍是年度之冠。既營造出恐怖片的驚慄快感,更有連番始料不及的扭轉,伏線前呼後應,直至最後一個鏡頭;哪管是「一集完」還是有個Universe,都已屬完美之作了。
4. 整容液 Beauty Water 南韓
南韓動畫電影奇芭,成功在疫情下無論於南韓與香港都殺出一條新血路。故事創意極強,令電影娛樂性豐富,愛情、恐怖、驚慄、懸疑、科幻兼有之。吸收原作精髓,後天再加以改篇,為原作故事加強了深度與玩味、對美醜定義滲入了具反思性的警世意味,屬改篇更勝原著的作品。無論有沒有看過原作,都必會被變幻莫測的劇情所吸引。作為南韓鮮見的動畫,畫風不遜於日本製作,在配樂與音響都有上乘表現;連環緊扣的劇情、密不透風的節奏,為觀眾帶來過山車式快感,是疫情後最驚艷之作。
3. 李察朱維爾:驚世疑案 Richard Jewell 美國
這絕對是年度最大遺珠了。電影在一月淡季上映,完全缺乏氣勢,就連美國都成了年度最蝕錢電影之一,卻是奇連伊士活近年最佳電影。這是一位無名英雄的冤案,全程只有大量對白,拍來卻劇力萬鈞得教觀眾心跳加速。從前段慢慢鋪陳的爆炸案,再到主線的冤情,信心十足的敘事功架令電影可觀性大增,當中對善惡的探討,更讓故事「嗒落有味」;頒獎禮之途上完全沒有話題,只嘆敗在天時地利人和。警方濫權、「捉咗先算」、屈打成招的情節,年頭觀看已覺與現實遙遙呼應,今天回想,無論放諸香港以至全球環境,更帶幾分借古諷今之意。
2. 1917:逆戰救兵 1917 美國
到底有沒有真的「一鏡直落」並非重點,重點是其大膽創新的拍攝手法,足本呈現戰場上動魄驚心的一面,讓觀眾如同親歷其境,與角色一同歷劫生死每刻,將戰場上的可怕活現眼前。故事與場面或難及同類的戰爭大片,惟其極致的影像奇觀、突破電影界的影像震撼,足教觀眾近兩小時完全喘不過氣來、緊扣情緒,成就「一鏡直落」電影的永恆經典,寫下電影界的全新視野。劇情雖較簡單,可在這拍攝手法上,讓觀眾能與角色一同歷劫驚濤;萍水相逢、生死與共的手足之情,幕幕戰場上的眾生相,末段一樣感動得雙目通紅。
2020年最愛電影:
饑餓鬥室 The Platform 西班牙
滿以為是千篇一律的「密室困獸鬥」題材,竟是突破常規;其意象的震撼、影像上之奇詭不安,足叫觀眾散場後仍情緒久久不安。將傳統的人性階級鬥爭重新打造,勾劃出最陰暗的一面,再以超前衛的影像,帶動無限無思;極致的暴力鏡頭、挑動人性底線設計,將從此對「情緒不安」重新定義。這不單單是一部賣弄嘔心核突的作品,既有自身的世界觀,對主角的感情轉變都有深刻描繪,以至重頭戲的殺出重圍更是張力十足。結局寓意言簡意賅,悲到盡頭是希望,寫下年度最深刻的重頭戲之一。
2020年度最愛電影第11-20位(以英文片名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後):
11. 攣愛季節 Happiest Season 美國
12. 怪胎 I WeirDo 台灣
13. 陽光兔仔兵 Jojo Rabbit 紐西蘭
14. 星夢女神:茱地嘉蘭 Judy 英國
15. 擁抱美好時光 La Belle Epoque 法國
16. TENET天能 TENET 美國
17. 我老細係天后 The High Note 美國
18. 迷途花生醬 The Peanut Butter Falcon 美國
19. 無聲 The Silent Forrest 台灣
20. 希特拉偷走我的粉紅兔 When Hitler Stole Pink Rabbit 德國
2020年Netflix最愛電影推薦:
青春未知數 The Half of It 美國
2020年Netflix的一道驚喜小品清泉。男孩要女同學替自己寫情書給女神,怎料女同學竟愛上了女神?既具青春愛情喜劇的筆觸,充滿窩心笑語,亦是一部同性戀電影,更是個青春成長物語。看似是個絕望故事,拍來清新睿智,觸動人心,結局餘音裊裊,是你和我都經歷過的青春故事。沒有過度悲情或戲劇性,實而不華,輕鬆令觀眾充滿共鳴,反思愛情的多樣性。這未必是你在Netflix上首選的電影,卻是本年度我最喜愛的Netflix原創電影。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美國
一如Aaron Sorkin的往作,縱是充滿喋喋不休的對白,卻劇力萬鈞。逾半時間都在法庭上發生,談一場不公義的審判,拍來戲味十足,而Aaron Sorkin此作不單劇本出色,就連導技也達爐火純青的境界。將極複雜的案情拍得有條不紊,場面調度更為精準,不能在戲院觀影尤為可惜,願能在奧斯卡有所斬獲。不單場面調度夠精彩,一眾男星皆光芒四射、火花四濺,連場大型群戲不分高下,人人有戲可演,實是近年最佳的群體演出,Sacha Baron Cohen同期的《波叔出城2》能製造話題,此作演出卻印證其演技多樣,同樣眼前一亮。
遺珠特別推薦:
1BR 1BR 美國
疫情之下,小眾恐怖片/驚慄片皆成了戲院的救命符,也是本年度最常見的片種,可大多水準參差。本片無論戲院或串流皆無人問津,卻是年度最佳恐怖片之一。看似是個千篇一律的故事:少女搬入新居,卻發現鄰居「有啲唔妥」。誤以為驚喜不大,發展下去竟是個超前衛的驚慄題材;血腥或恐怖場面不多,隨處可見的白色恐怖足讓你情緒極度不安,氣氛營造先勝一仗。為求生存,既要自保又得保護身邊所愛的人,生死一線間的艱難抉擇尤為深刻、最後的驚人扭轉更鋪陳個大膽的世界觀。縱是極低成本製作,劇情沒有離開過屋苑,也沒需血肉橫飛特技,簡簡單單一個場景,卻拍出超凡張力。只要有創意,低成本製作一樣可以殺出一條新血路。
7500 7500 美國
有限空間的密室困獸鬥故事有很多,駕駛艙題材又如何?一群恐怖份子硬闖劫機,機師在駕駛艙內,得要堅守誓不開門的行規,保障乘客性命安全。全程沒有離開過駕駛艙,單靠小小電視得知外面情況。狹窄空間內,鏡頭如入無人之境,與主角一同作出艱難的人性抉擇、急智生才、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拍這類題材勝在寫實貼地,沒有離經叛道或;無需刻意製造緊張,都能讓觀眾緊張得不住屏息。Joseph Gordon-Levitt全片獨擔大旗,一人的獨腳戲牽動人心,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大精彩演出了。
優先推薦:
Palm Springs:戀愛假期無限Loop Palm Springs 美國
年度最賣座、最賺錢的獨立製作之一,只礙於疫情香港遲遲不能上映。故事以傳統的「時間迴圈」作主線,但這「無限Loop」非往科幻或恐怖方向走,而是結合了愛情喜劇元素,前半段輕鬆可人,後半段感人至深,不禁讓你感動落淚。劇本不單顛覆了傳統的類型電影,還借這個科幻概念去談人生的意義、緣份與宿命。我們都知道生死有時,有限生命怎樣才能享受人生?怎樣才算是愛一個人?「活在當下」是個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可過份沉醉於「當下」,又能否愛到盡頭?我們都說要愛到一生一世,有這個「日見夜見」的機會,你又能接受得來嗎?看似是無厘頭愛情喜劇,末段言簡意賅道出感人大道理,配上陽光氣息十足的畫面,是疫情之下可喜的一碗心靈雞湯,更是個樂觀正面的奇想式寓言。
消失的情人節 The Missing Valentine 台灣
同樣地,礙於疫情,年度最佳華語作品之一,遲遲未能上映。情人節消失了,男女主角各自遇上的不同故事,看似無關痛癢,原來好戲在後頭。誇張離奇的設題,拍來又能自圓其說、引人入勝,兩小時冷場欠奉,追看力超強。後半段的一個轉折後,更是奇詭多變,是原創電影的典範。你人生的「空虛寂寞冷」絕非永恆,既是緣份天註定,宿世恩緣兜兜轉轉、尋尋覓覓,最終也會找到你;你的缺點正是我的優點,互不補足成就最完美愛情,笑中有淚的情節足把你的淚水「Hold住」,直至最後一鏡。成為金馬獎大贏家,實至名歸。原來,愛情片可以這樣拍;在即食的愛情世代,本片尤其難能可貴。
2020年度最差電影第2-10位(排名分先後):
10. 打噴嚏 A Choo 台灣
本片被「雪藏」了六年才重見天日,雖說是商業版權上的原因,看畢只覺「雪」得太對了。全片被包裝成超級英雄科幻題材,自以為大片格局,卻連小學雞級數都不如。企圖結合青春愛情、科幻動作、熱血勵志,眾多元素終無一成功,鬆散得毫無焦點可言,特技效果更令人失笑。作為一部愛情片,極其量除了海報上的一幕「剪頭髮」外,男女主角全無交流,竟然愛得要生要死,說服力極低,終將男主角寫得像個小丑多於「有膊頭」的男人,結局草草收場更是慘不忍睹。最後在疫情戲院重開後,只作小規模上映,反沒令太多人受罪。
9. 獵逃生死戰 The Hunt 美國
一班活人被有錢人用作獵殺對象,更企圖弄個像《殺人慾室》般的世界觀,好像很刺激好玩吧,想多了。縱有個可堪玩味的開章,一下子把一眾疑似主角盡殺死,看似很「爆」實則「玩大咗」,馬上變成了另一回事,完全與期望錯配。別以為是《殺人慾室》還是《大逃殺》,暴力甚至連動作場面都缺乏。故事想探討的議題極多,全均隔靴搔癢,變成一部漫無目的的公路電影,再加幕無稽的動作場面就完場,悶場之多足讓觀眾措手不及,成為疫情之初、戲院暫停營業前一個不堪回憶。用上「禁映」的宣傳招數,又以「年度最多人談論,卻沒有人看過」來作招徠,以此爛味濃郁的作品,其實沒有人想談論。大抵無需禁映,換著是半年後,這將成無限套「直上串流」、被遺忘的低成本作品之一。
8. 4×4瘋鎖 4×4 阿根廷
比《7500》空間感更少的困獸鬥題材,就在一部車內發生,拍得好不難緊張刺激,拍得差就變成個「吹水」故事?頭十分鐘緊張刺激,極速帶動觀眾入戲,卻在這十分鐘就完全露了底牌,有個看似前衛念頭卻無從發揮。餘下的時間,除了看著主角與兇徒「吹水」外,就是大量無厘頭的「解悶」情節,叫觀眾悶不堪言。大抵創作人已想不到可以如何了事,末段突然來個大暴走,拍場堪比教育電視式說教式高潮戲就完場。當香港以「私了」作為宣傳重點時,以後半段的亂來程度,只覺編劇老早就被「私了」。
7. 飢俄人妻 Fifelity 俄羅斯
得同意,既為「咸片」,「動作場面」與女主角的「最強Body」或有部份時間令你熱血沸騰,卻僅此而已,也想不通本片的存在意義。女主角誤會男主角出軌,就到處「偷食」報復,最後自己惹火燒身。「誤會」的原因,比大台處境喜劇更牽強,沒有十分鐘已能猜到發生甚麼事,惟劇情樂此不彼、故弄玄虛地延伸下去,安排更多「動作場面」,說到底只不過是個「淫底」女人的出軌故事,又藉口多多,男主角慘被綠帽笠到落腳指尾指甲,竟成了罪人,男人最痛算這種。本片的「動作場面」除了疑似「打真軍」外,又不如想像般「激」,既無深刻劇情又沒有甚麼感情關係探討,更別期望有何轉折,即使為疫情「攝期」作品也真尷尬。
6. Baby復仇記 The Secret Diary of a Mom to Be 香港
有個看似可堪玩味的片名,卻找不到有甚麼「復仇」的地方。陸以心師承(還未染紅兼變爛前)的彭浩翔,卻連彭浩翔丁點小聰明都拍不來。全片只見一群港男港女吵吵鬧鬧,愈看愈覺煩厭;主角的一對「煩膠」夫婦,明顯是「自己攞嚟衰」卻活像個受害者姿態,先天設境有誤,怎能令觀眾投入其中?這不過是典型化的港男港女式故事,配上一堆「自High」式反智笑料、簡直屬NG邊緣的失控「喜劇場面」,是硬滑稽的典範。結局再來場堪比大台「BBQ」式收結,似乎陸以心都自我放棄了。
5. 驚夢49天 49 Days 台灣
台灣近年拍恐怖片、民間傳說愈來愈出色,年初的《女鬼橋》正是不俗佳作,竟會拍部「恥笑片」?看似是恐怖片,實則恐怖甚至懸疑只在頭十分鐘勉強出現,餘下的時間都是無謂的查案--自以為懸疑,實是「冇Point」。劇情拖泥帶水,有感連創作人都不知這個「局」要如何拆。東拉西扯了大半天後,企圖以科學角度去解釋靈魂出竅,或會讓你有一刻驚喜,誰知竟來個暴走式「自爆」,隨便找個角色、配無數個巧合就強行了事,比中國「冇鬼嘅鬼片」來個更荒謬藉口。最後十分鐘爛得全場恥笑聲連連,掌聲雷動;恥笑味極濃的暴走情節,反屬全片最出色一章。
4.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At the End of the Matinee 日本
一對男女只見了三次就認定對方是最愛,非說沒有可能,只是這個浪漫框架寫來竟比俗套愛情劇更婆媽。男主角見面第二次就要生要死的表白,足讓觀眾看得充滿恥笑聲,福山雅治型男大半生,獨論此角將從此將變態癡漢形象深植腦海。肉麻當有趣的情節先讓觀眾毛骨悚然,還得要男女主角大玩兜兜轉轉的緣份錯配,大搞「奸妃」中途節外生枝後,再要福山雅治演個比小男孩更純情的扯線公仔?今時今日誰會寫出如此荒誕的情節?這把本已夠難頂的劇本拖得更為冗長,可說看得懷疑人生。當你覺得兩個「世紀煩膠」根本沒可能相遇,更別說多牽強才能相愛時,電影才過了一半,已沒興趣看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只期待本片散場時。
3. 緣來客運站 #Iamhere 法國
既非愛情小品亦非愛情騙案,請恕難說這到底是甚麼樣的劣作。一個老頭子自己「FF」與網上女神相戀,飛到對方家鄉才發現被「甩底」。如是者,這位老頭子就真在機場內走來走去,完全沒有想過怎樣尋找對方、未來有何計劃,就是百無聊賴的「打卡」。劇情毫無發展空間,不如順便帶觀眾遊覽機場,終成史上最全面的「仁川機場紀錄片」,當可放在仁川國際機場播放推廣。老頭子在機場與不同人等的對話與交流,有如順手沾來,絕不覺有劇本存在。即使真要拍部深度遊旅遊特輯,也請放多點誠意。大抵創作人拍著拍著都忘掉自己在拍甚麼,網戀美夢在中段早已醒來,那麼不如再拍部首爾旅遊雜誌,讓主角順勢來一場家族旅行?咩玩法?若創作團隊只想找個理由去首爾旅遊,請別拿觀眾寶貴的100分鐘來開玩笑。
2. 繼園臺七號 No.7 Cherry Lane 香港
掙扎很久到底本片還是《逃出立法院》更爛,最後不選本片,純粹因為這是「認真地爛下去」的作品,最少都有一分「認真」。劇情極為簡單,簡單得難以撐足30分鐘故事,拖長兩小時後竟斗膽以極「文青腔」的旁白去充撐時間。支線彼此全無關係、雜亂無章,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難得楊凡似乎極為自戀,真覺得自己拍部神作。楊凡的異色美學,曾幾何時真能創出一套自家風格,可本片流於「J上腦」的無謂性幻想場面,不堪入目。在威尼斯影展奪得最佳劇本,真懷疑這個影展的認受性有多高。
2020年最差電影:
逃出立法院 Get the hell out 台灣
入場前怎也沒想到,這竟會是一部爛得透徹,可說是無恥的作品。在立法院內眾人變成了喪屍,其實不問情由亂殺一通已過癮萬分,怎料本片空有胡鬧,無厘頭的硬滑稽笑料足叫全場鴉雀無聲,場面何等尷尬。胡鬧也不及吵鬧難受,一眾角色從頭到尾一味不斷作無意義的「鳩叫」,足讓觀眾耳膜受罪。這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既無劇情,就連喪屍追逐場面也不堪入目,只想令人逃出電影院。如此一部超越爛片格局的電影,將從此為「胡鬧」二字作重新定義。
2020年度最差電影第11-20位(以英文片名字母排列,排名不分先後):
11. 凶屋32 32 Malasana Street 西班牙
12.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Do you love me as I love you 台灣
13. 謎.離島 Fantasy Island 美國
14. 福島50死士 Fukushima 50 日本
15. 無痛斷捨離 Happy Old Year 泰國
16. 嚇鬼女朋友 Low Season 泰國
17. 屍殺半島 Peninsula 南韓
18. 隧道浩劫:火海求生 The Tunnel 挪威
19. 下半場 We Are Champions 台灣
20. 睇你幾時死! Why Don’t You Just Die! 俄羅斯
特別推介獵奇之作:
奪命守門人 The Doorman 美國
每年都要有「特別加許」,「讚譽」一些「恥笑味」濃郁的爛片,因為爛得太好笑,很難以稱之為爛片,本年度就以此當之無愧。先別管發生甚麼事,總之劇情超簡單,就是迷你版《虎膽龍威》,但全片沒有任何一件事符合邏輯,無論正反兩派盡皆智障鬥智障,還未看到一半已覺「唔對路」,真心覺得「堅好笑」。反智情節似乎盡在計算之內,有心把之變成一部Cult(鳩)片,足讓你「笑到起腹肌」。有勇無謀的小男孩,配個危急關頭上Facebook求救的妹妹,已教觀眾拍爛手掌,熱切期待他們還能再做甚麼智障事情,再配尚連奴「今次仆街了」的天然呆式笨賊,完全有違常人智慧的「自爆」陰謀,讓全片笑位出奇地密集,笑聲此起彼落。毫無道理的恥笑場面,當能笑得讓你悶氣全消,幾乎如同末段出現「耶穌光」的反派一樣,感覺人生滿希望。
當你誤以為2019年的社運、香港所發生的悲情事件,已是令人最壓抑難過,原來低處未算低。2020年可說是全球的低潮,也是自己人生的低潮,更別說電影業界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沒試過,寫十大電影文章,竟有難度。對,以上的十大,真的是我年度最愛或最差,可在片源嚴重不足下,都難以往年般興奮,馬上就想到了有多好、有多差。
這一年,自己經歷了失戀、失業,還得是兩次失業,以往有甚麼人生低潮,戲院都是我最好良伴,在戲院中大笑大哭,被無止境的觀能刺激麻木、看些激蕩心靈的故事,都是療傷解悶的良藥,這一年卻沒有了,甚至在你最低潮時,戲院竟然會關門營業,一下子沒了個解悶的地方。你可曾想到,戲院竟有一天會關門?別說大片看不了,就連中小型電影都看不了。以往我們常笑說,在戲院看恥笑式爛片是多麼痛快,今年除了《奪命守門人》與《驚夢49天》,竟連恥笑都笑不出。
一個疫情重新改寫電影業,戲院在可見將來成為歷史遺物,或許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只是你沒有想到來得那麼快。從年初一部又一部大片不斷延期,到Universal把《魔法精靈:唱遊大世界》的空窗期縮短,首次改寫電影發行模式,再到迪士尼《花木蘭》轉攻串流、華納的《神奇女俠1984》帶動了戲院串流同步播映,最終將2021年全部電影都戲院串流同步,電影界來了一連串翻天覆地的變化,回想起「正常」時期,原來不過是不足一年的事。半年前,我們誤以為這不過是暫時性策略,半年後,再「爆」的決定,我們都好像習慣了。正常地看主流新片、解讀戲院票房、談新片拍攝新聞,竟如像隔世。
這也是無可挽回的走勢,就連自己都改變了。從前,我極不屑於在Netflix上的小小電視屏幕上觀影,更誤以為戲院是不可取替的,一個疫情竟讓Netflix都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在無數個一起床已想不到有甚麼好做的早上,打開Netflix,轉眼間已是晚上,你覺得很空虛又好像很充實。原來,有朝一天,Netflix成了陪伴你努力活下去的希望。這一年因此看多了劇集,大抵是我人生「追劇」的總和了。從《屍戰朝鮮》的驚艷,到《紙房子》欲罷不能的極強追看性,再到《陰宅怪事》的超感動情味,還有《今際之國的有栖》打開了我自《死亡筆記》後,第一次看完漫畫改篇作品,再追漫畫的熱情;也因為過度無聊,陷入過《咒怨之始》、《修女戰士》一類讓你懷疑人生的劣作。疫情改變了戲院的生態,亦不經意改變了我的觀影習慣。除了轉寫劇集文章以外,疫情下戲院不斷關門,我亦想不到有天會因為沒有電影看,連這裡都不能更新;當我在澳洲小島生活時,放假都會出市鎮看電影,原來12年來從沒試過這樣子險被停運。不知有甚麼好寫,又不想把這裡荒廢,就開了各類電影專題、電影人物及深度分析文章,我知道還有改善空間,正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在沒有收入的一年,感謝各位對Patreon的支持。
這一幕,我會永遠記住
好像說得太悲情,這一年亦非就此無聊白過。幻想多年的包場看電影活動,今年終於達成了,或許要多虧疫情之下的天時地利人和,在疫情稍為緩和一刻,反因此圓了我多年的夢,包場播《蝙蝠俠:黑夜之神》,反應是意想不到的踴躍,很快就全院滿座。十週年包場是一回徹底的失敗,上了好好的一課,促成這次的成功。歷史沒有輪迴,反有始料不及的驚喜,你們每一句的支持與鼓勵、當日給我的掌聲,是我開Blog 12年來的高潮所在,但願13週年也能再辦相類活動,大家亦能再度支持。
在這個古色古香的場地看電影,沒有字幕未必能全情投入,還是一次超寶貴的經驗
每年我都會去最少一次外國看電影,今年連旅遊都沒有機會了,但年初亦獲邀出席愛媛國際電影節。這是我頭一次出席海外的電影節,極感謝觀光局的邀請。在內子座劇場觀影,那古色古香的氛圍,是我人生最難忘的觀影經驗之一。跟以往在外地看頂尖聲畫享受的戲院或有不同,感受與別不同的播放場地,亦是難能可貴。我不知道新一年有沒有機會再次外遊,更不知道戲院能否在2021年捱得住,只願明年今日的總結文章,可以回復往昔的多姿多彩,甚至,比往昔更多姿多彩;再在海外看電影,感受不同的戲院文化。
2020年在沒有收入來源下,嘗試開個Patreon,曾幻想會反應熱烈,亦只屬一般。在此宣傳一下,Patreon不單有優先閱讀、獨家文章,更不定期有優惠及獨家戲票贈送,同時也希望大家支持一下文字工作者,付出大量時間卻沒有任何正比的收入,終也會洩氣: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當然你亦可單純的課金,絕不介意:https://payme.hsbc/jackyhei
paypal.me/jackyhei
2019年總結文章我寫著:「最荒謬的是,我們看喪屍電影的開場情節,竟已在世界上演了。」怎料到一年後愈演愈烈,這是我們已回不去的從前。2020年我們都辛苦了,捱得過這極限,或許都不能說些甚麼,俗套點說句,願明天會更好。
「沒有最悲,只有更悲;沒有最絕望,只有更絕望」這句說話,願能伴2020年遠去。
【延伸閱讀】第七屆「晞。觀影記事」讀者電影投選結果|《幻愛》再破紀錄!
【延伸閱讀】2020年7大劇集總結|從《西部世界》到《今際之國》,年度HBO, FX, Netflix推薦劇集優劣之選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
滿載個人感懷的一篇文章啊
對呀,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