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Crime Scene: The Vanishing at the Cecil Hotel
看畢《夜行者:極惡連環殺手》,簡直可堪是人生看過最佳紀錄片後,一下子對Netflix的奇案式紀錄片極感興趣,而緊接這個故事,就是近年超話題性、近乎都市傳說式的藍可兒死亡事件。Netflix將整個故事以至失蹤的酒店背景,拍成了紀錄片《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這個話題事隔多年後依然廣為談論,不少網站與YouTuber,都有種種不同的陰謀論拆解,對此有興趣者相信早就對這懸案極為熟識,而既是個「無結局」的故事,Netflix拍來又有何吸引性?
對比起《夜行者》的神作式拍攝手法,《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頗為平淡,大部份情節已早已廣為人知,與各YouTuber最大分別是,Netflix真能找來當年負責案件的警官、法醫、酒店職員等等來作訪問,拆解這座洛杉磯惡名昭彰的賽西爾酒店(Cecil Hotel)前世今生。廣為人知的電梯片段只有四分鐘,Netflix把之拍成長達四小時的紀錄片,或有拖拉地方(部份鏡頭與對白重覆數次),個人覺得反是對網路偵探、網路起底的元素有不俗延伸。藍可兒死亡事件成了全球熱話,能成「熱話」背後的原因,也離不開一眾「花生友」對事件的穿鑿附會、就著藍可兒失蹤事件展開各類「起底」,繼而拆解出種種陰謀論;無論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變成了一套自身的道理,甚至築成了個個藍可兒死亡事件的起底組,就有如真人版的《人肉搜尋》般。當大眾的好奇已凌駕於法理之上,甚至差點釀成另一宗悲劇時,到底藍可兒死亡事件真相,會否壓根兒就是另一件欺凌事件,只不過在受害者的傷口上灑鹽?
如觀看前所想,《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就是談藍可兒死亡事件的前因後果,從她失蹤前,到關鍵性的電梯閉路電視片段,再到藍可兒死亡後所牽連的人肉起底、種種陰謀論。案件即使懸疑未決,背後又會否有甚麼恐怖黑幕,定還是一連串巧合的悲劇?Netflix找來了涉事酒店的經理、其他住客、執法人員、網路的「起底組」來作訪問,企圖還原事情的真相。
相信很多觀眾都如片中的網路偵探一樣,當年曾對藍可兒死亡事件感到好奇,在網路上不斷閱讀各類文章與短片,希望能掀出幕後的真相,甚至如紀錄片中的訪問所言,大眾極希望真的有個兇手,哪管是酒店或警方有沒有內鬼,想知道的就是一個「真相」,奈何藍可兒事件至今仍是一宗懸案,任誰都難百分百肯定,到底在藍可兒身上發生了甚麼事。因此,觀眾請別以為《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會如《夜行者》一樣,有盡起承轉合,亦有個傳奇性的結局,在此甚至可以劇透,此紀錄片並沒有明確的結局,大部份均為你和我都知道的事情,連新聞片段與鏡頭都重覆了數回。那麼這四個小時,《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又有甚麼價值?
一如Netflix擅長製造話題的技巧,《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厲害在找來了當時負責的執法人員、酒店經理現身說法;有別於在網路上的陰謀論文章與短片,穿鑿附會去談藍可兒事件的所謂「真相」,片中亦有談及酒店背後不為人知的歷史、其所在地一帶的社會環境,如何有可能影響到藍可兒事件的始末,而這座賽西爾酒店到底是否甚麼邪惡酒店,內裡又發生了甚麼事?片長四小時的紀錄片,Netflix分成了四集的篇幅,並有策略性來個充滿懸念的精準完結位;在一大堆觀眾已知的事件中,落力作個有條理的敘述,仍不會感到悶場,讓你一集接一集的追看下去。同時,《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就著藍可兒失蹤前的電梯片段作不斷拆解,甚至找來配音重新演繹藍可兒生前最後時光的片段,亦能延伸到事件先天的詭異感覺,部份情節確讓你不寒而慄,例如聽著酒店經理笑談這個瘋狂酒店背後的種種,可真嘖嘖稱奇。
與其說這是談藍可兒死亡事件的真相,個人覺得《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更深刻在談論網上的「起底」行為,反是紀錄片的重心,為觀眾在「已知」的事情上,發掘部份不為人知的背後事件。我們「已知」的事情(並不一定是真相),全賴這群網路偵探的穿鑿附會、實地考察,但這些人並非專家,言之鑿鑿的見解無非也是自行解讀,但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就仿佛變成了真相,更傷害到無辜的人。網民的力量可以齊心事成做到一些大事,亦可成為傷害力極強的武器,沒有分析到事情真偽就妄加判斷,只會把線索愈扯愈遠、個人感情凌駕於事實之上。諷刺在,當執法人員毫無頭緒時,藍可兒的網誌亦成了他們追查的重點之一,誰是誰非、真相是甚麼縱無從判斷,看著這一切根本是《人肉搜尋》真人版情節,又有沒有想過這件事「搞大咗」,或是網路推出來的都市傳說?這個帶點弦外之音的鋪敘,反是《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畫龍點睛所在。
若就著藍可兒事件本身,《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就難免令人失望,尤其是最後一集。非說沒有結局讓人失望,而是只覺本片拍來取態不一、立場不定。如前段所言,《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其中一重點,是希望觀眾看萬事萬物前有自己的思考判斷,別輕信某部份片段就斷定為事實,但既已拍部紀錄片,又不能說完幾個小時後開放式結局完事。如是者,《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最後找來了一眾執法人員、心理學家,以自己意見去總結藍可兒死亡事件的「真相」,「很大機會」是因為她的躁鬱症發作所致,甚至已為紀錄片作結論,仿佛就是「真相」了。諷刺的是,若斷定這是一宗意外,卻譯成《犯罪現場》、英文片名都稱為《Crime Scene》,再加上案情中種種疑點都沒有解釋,竟輕輕說為「溝通失誤」時,有感Netflix自身都覺得這是一場罪案,似乎就難說服觀眾這是一場「意外」,更感鏡頭時的一眾受訪者,隨時有個都是兇手或涉案人。
當你誤以為《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有甚麼驚人新資訊、又有何出人意表的受訪對象時,卻找來一眾與事件毫無關係的受訪者剖析意見。明白創作人不想在受害人身上灑鹽,難以訪問得藍可兒的家人,惟看畢四集後,對藍可兒的認識都是透過其網誌,到底她有何朋友,甚或是曾跟她生前接觸過的人(觀看時還誤以為會訪問得同房),竟然一個都沒有。故事找來了兩個毫無關係的住客,煞有介事地鋪排他們出場時,卻找不到一個能確實談及藍可兒生平的受訪者,有感就是大家在藍可兒死亡後「得個吹」,自會感到納悶。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還是一部可供消磨時間的不俗作品,就著藍可兒失蹤死亡的懸案,還有Cecil Hotel的詭異背景加鹽加醋,即使內裡不乏大量觀眾已知的真相,勝在為之作個組織連貫,看來也極具獵奇色彩;對網路文化的探討,亦為懸案以外畫龍點睛所在。可是,《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失蹤事件》取態舉旗不定,結局的總結也尤為令人失望,當觀眾誤以為有甚麼新線索、受訪對象時,竟找不到任何一個跟藍可兒生前有接觸的受訪者,難免覺得這一切只不過「得個吹」。
✨電影網店現正進行新春大優惠,貨品低至$10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最新生活文章】職業舉牌師奇遇(下篇):「你邊度架?我天晉嘅!」
【最新旅遊文章】【大嶼山行山】老虎頭郊遊徑:愉景灣海岸與高山草原勝景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