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婦:動作場面凌厲,故事有欠驚喜(附時間線與片尾解讀)

黑寡婦

英文片名:Black Widow

 

自從《蜘蛛俠:決戰千里》後,多得一個武肺,觀眾已經整整兩年沒有在大銀幕看過Marvel電影,即使中間有《溫黛與幻視》《飛隼與寒冬戰士》、《洛基》等延伸劇集,痛快感始終不及在大銀幕上觀賞。作為第四階段的首部作品,《黑寡婦》意義重大,卻因疫情延期再延期,更一度有傳會直上Disney+而不獲戲院放映。最後等了超過一年上映,果然不負眾望創下疫情後最高開畫票房成績,香港更於不足半天大收400萬。《黑寡婦》從《鐵甲奇俠2》出場後,一直都是人氣好企的重要配角之一,為其補拍個獨立故事、順道帶出下一個角色出場,也是Marvel的全新嘗試。故事講述黑寡婦於《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之間發生的事,也補白了她與鷹眼經常提及布達佩斯事件。《黑寡婦》由《顫慄柏林》的Cate Shortland執導,初看此名已覺得「伏味特濃」,全片也覺帶點失望。的確,《黑寡婦》真如外間所言般,是《美國隊長2》後最寫實的動作場面,布達佩斯飛車追逐戰與雪山逃獄戲,實是眼前一亮,也是Marvel近作難得的實在動作快感。可是,Cate Shortland前作文戲不濟、節奏混亂的問題仍在。作為一部獨立前傳電影,《黑寡婦》縱有致敬位或與Marvel其他作品連貫的對白,可劇情簡單直接,驚喜欠奉,亦無刻意的連結位,甚至無需高度防劇透,因為根本沒有甚麼好透。Cate Shortland將這麼一個簡單故事仍拍得毫無味道,平鋪直敘,中段文戲之冗長乏味。當我們經歷了《溫黛與幻視》及《洛基》這類超驚喜的劇集後,《黑寡婦》縱不至成為劣作,卻難復其餘作品的驚艷,感覺更是Marvel鮮有添食味濃的作品。

 

片尾仍有一節片段,請觀眾留步。

 

在英雄內戰後,復仇者聯盟各散東西,「黑寡婦」Natasha為逃避追捕獨自隱居,卻收到妹妹Yelena求助,得面對昔日的陰霾。Natasha與Yelana童年時被送到「Red room」,成為一代Widow執行各種任務,卻因為Yelana一次意外,得找Natasha一同推翻Red room。在沒有復仇者聯盟的幫助下,令Natasha顯得孤立無援...

 

《黑寡婦》事先張揚的動作場面確無令人失望,中段一場布達佩斯飛車戰尤其精彩

黑寡婦

外媒事先張揚大讚的動作場面,確是《黑寡婦》最出色的一環,Cate Scotland即使只拍過小型製作,駕馭起大場面仍無失手。作為「美國隊長」故事線的角色,《黑寡婦》先天帶點諜戰色彩,後天仍一承了兩集《美國隊長》硬橋硬馬的動作打鬥。最深刻是布達佩斯一場追逐戰,從屋內打到屋內,再來一場火爆的飛車追逐戰與地下鐵路的追逐打鬥。這段漫長的打鬥拍來一氣呵成,實感極強,充分地運用盡布達佩斯的地型來製造刺激感,確帶點《美國隊長2》的貼地`的動作場面;中段一場逃獄戲,幾線意外同時進行,過程不乏輕鬆搞笑,再結合上大型災難級數場面,亦是拍得極出色的動作大場面。壓軸一戰是Marvel最典型的「CG Battle」,空中追逐縱是誇張,仍拍出了幕幕震撼的視覺奇觀,只可惜刺激感難以維持,反不如中段的兩場動作打鬥般驚喜。

 

新加入的Florence Pugh超搶鏡,不難成為Marvel下一個觸目新星

黑寡婦

《黑寡婦》的作用是帶出Yelena這位傳聞下任的黑寡婦,這兩姊妹一冷一熱的互動,也是全片有趣的一環。Marvel中寫姊妹情的故事不多,這對姊妹如像歡喜冤家般不斷鬥嘴,也為電影帶來了不少笑料,Florence Pugh一直演技出場,就是缺乏一好機會上位,這次終於找到一個超適合她的角色。充滿幽默感又有性格的Yelena,性格鮮明又不乏可愛一面,成功搶盡風頭,甚至比Scarlett Johansson更搶鏡,兩者之間充滿火花的互動與姊妹情,也是驚喜所在。

 

《黑寡婦》在Marvel的時間線上定位尷尬,更帶幾分濃烈「添食味」

黑寡婦

可是,《黑寡婦》就是敗在劇本之上。作為前傳式獨立電影,劇情極其量只是「補完」Marvel其他電影的留白位,無需刻意去鋪排其他故事,承先啟後的作用上先沒有太大壓力。正因如此,《黑寡婦》並沒如其他Marvel電影般,或有個超驚人的扭轉,或是驚世大陰謀,就是個很普通的諜戰式故事,你甚至可說這個極簡單的故事,會覺得到底有沒有必要拍足134分鐘。Cate Scotland前作《顫慄柏林》是失望得讓人恥笑的作品,其調控節奏的問題亦於《黑寡婦》出現。電影的文戲比重極高,惟不少作用卻不大,尤其中段一場「家庭聚會」更是漫長得讓人出了戲,實無必要來段漫長的鋪排示人。當你誤以為鋪排了這群家族成員後,會對往後劇情有何幫助,可原來只是帶點笑料、攻入「Red Room」的過程極為簡單;這個隱藏的幕後推手竟是僅此而已,反派看不出到底有多「奸」;苦苦鋪排的終極反派「模仿大師」同樣有頭威沒尾陣,如像個反高潮。

【延伸閱讀】香港5間最佳最差IMAX大比拼!Laser IMAX分別在…

縱為一部前傳電影,《黑寡婦》的「前」並非如你想像般的「前」,在迪士尼的尺度下,你不會看到她的出身,當然也不會看得到「Red room」的受訓過程,只是在某個時空中加入她的故事線,更是顯得電影的「添食味」極濃,只把一個角色消費盡。你亦深知道她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已身亡,理應不會再有甚麼後續故事——除非玩至平行時空可以「任佢吹」,只為鋪Yelena出來。其實,以Marvel的高招,不難用其他方式安插她的出場,反令這個「前傳」式故事定位尷尬。雖然一段姊妹情拍得有趣,但事前大肆宣揚是一部女性電影,故事對幾位女性的內心探討明顯嚴重缺乏,無論兩姊妹還是母親都性格單薄,你也不會看到甚麼極艱難的矛盾抉擇,而她們對「Red room」那種愛恨交纏的感覺,在鋪排不足下也難以突顯出來,情況就有如《Marvel隊長》般淺白。若說這是Natasha的單人電影,對其描繪甚至不如《美國隊長2》或《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般深刻。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作為Marvel Fans,相信你無論如何都會入場看《黑寡婦》,畢竟這是個久違了的Marvel戲院體驗。獨論作一部諜戰式電影,《黑寡婦》還是賞心悅目之暑期娛樂作,動作場面凌厲而富實感,結合上大型特技場面仍能拍出典型Marvel式視覺奇觀;Scarlette Johansson與Florence Pugh之間的姊妹情與火花,也是一大驚喜。只是,對比其他Marvel電影作品,則略嫌驚喜欠奉。一個極簡單故事拖拖拉拉,不單反派亦不夠深刻,對黑寡婦的描述也流於表面。作為一部獨立式前傳故事,有感只為補白Marvel故事的留白位、帶出下一位新角色,意義不大,成績只屬中規中距,就難如近期幾部電影與劇集般驚艷了。《黑寡婦》A2海報現正熱售中,請即搶購!
Rating:75/ 100

 

《黑寡婦》時間線及片尾彩蛋解讀

 

警告:下文含有黑寡婦重要劇情

《黑寡婦》時間線在哪?

雖為前傳故事,但《黑寡婦》時間線是與《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同時進行。其時Natasha協助反索科維亞協議(Sokovia Accords)等人逃走,而與Tony Stark為首的支持派交惡,因此引來了Ross的追捕,也是她在片初在逃亡的原因。片尾的飛機則暗示了故事並非直接接駁到《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而是仍於無限之戰前,她準備拯救「美國隊長」Steve Rogers等人離開海底監獄The Raft,這亦是一眾復仇者聯盟在往後兩集所使用的飛機。至於電影片尾片段出現了Natasha的墳墓,明顯就是發生於《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後。

 

《黑寡婦》片尾彩蛋女人是誰?

於《黑寡婦》片尾,一個神秘女人出現,邀請正在掃墓的Yelena執行任務,認為鷹眼殺死了Natasha(當然我們都知道是她選擇自我犧牲),也是Yelena將會出現於《鷹眼》個人劇集的原因。那位神秘女人Valentina早在《飛隼與寒冬戰士》出現,招攬「新美國隊長」,網上解讀是Valentina先招攬Yelena再招攬「新美國隊長」,畢竟如非疫情,《黑寡婦》確先比《飛隼與寒冬戰士》先面世,惟誰先誰後這一點似乎非重點所在。目前並無明確交代Valentina目標,可在原著漫畫中,她曾為神盾區高層成員,甚至跟Nick Fury有過一段情!?

 

【延伸閱讀】感謝各位支持晞觀影記事13週年《黑寡婦》包場

【延伸閱讀】晞觀影記事13週年《黑寡婦》包場花絮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