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睇文前留意喇】
第8屆「晞。觀影記事」讀者電影投選現已接受提名,請讀者踴躍參加:https://bit.ly/3mPFinE
英文片名: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22世紀殺人網絡》是影史上一部殿堂級科幻電影,其創建的世界觀與哲學理論,結合上不同經典電影、日式美學與東方武術,不單讓袁和平的武術指導驚艷全球,更影響了當代多部重品,其後《22世紀殺人網絡:決戰未來》與《22世界殺人網絡:驚變世紀》雖然已大不如前,仍創造了相當驚人的視覺效果,就如《決戰未來》的一場飛車,事隔十多年後看仍津津樂道。《驚變世紀》搞了個似是而非的結局廣為觀眾吐槽,一直只聞樓梯響的第四集《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竟在疫情下突然拍畢,也是繼《蜘蛛俠:不戰無歸》後再次與觀眾來了一場集體回憶、大玩情懷的作品。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評價極端,惡者愈惡、好者愈好,個人覺得又沒有那麼極端,確難及第一集的經典意味,反驚喜在其扭轉了第三集《驚變世紀》「玩大咗」的情節,為前三半部的留白位補白,相信也為將來的續集來個擴充,甚至進行大量堪達《死侍》級數打破四面牆的自嘲。時歷了近廿年的世界,虛擬世界發展已讓人開始分不清虛實,故事對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探討,也比第一集來更強的意念,成功營造了一個高潮位。可是,作為一部明顯不過的「添食作」,即使有心為頭三部曲補白,全新的世界觀卻解說不清,過於著重意念與世界觀的延伸,卻令人物缺乏了首三集的深度與玩味;新舊角色共冶一爐也難及元祖級成員的經典意味。此外,首三集叫人津津樂道的動作場面也是此系列的核心靈魂之一,今回沒了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動作場面竟比第三集來得更失望。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仍有一節片段,請觀眾留步。
世界著名的遊戲工程師Thomas為日復日的刻板生活而感到乏味,每一日懷疑自己的人生,甚至出現種種幻覺。一隊神秘人馬突然闖入他的世界,告知他這一切純粹虛擬世界,而他也漸漸憶起自己昔日的回憶曾為救世主Neo,更驚覺Trinity原來尚在人間。他所認知的虛實世界從此顛覆,一場全新的革命也悄然醞釀...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首波獲得一致劣評,都是離不開劇情累贅難明,也是沒有意義的續集。這真要看你能否接受全新的故事、顛覆你所想像的全新Matrix世界觀,接受與否將會直接影響你的好感。這確是一部「添食作」,某程度上也沒有甚麼必要拍出來,若你抱著這個Reboot心態,再加上全新世界觀解釋尚有漏洞與不足,亦難如首集的深度,確會失望。
從母體到錫安的全新解讀都有驚喜,令《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收貨有餘
可是,換個角度來看,當第三集《驚變世紀》拍爛了,對於系列的影迷也真需要交代更多Matrix的故事、Zion居民與一眾配角的下場,《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就作出了不俗的示範。這一集既補白了第三集的不足,同時亦為第二集似是而非的意念來個延伸;重新顛覆了第一集的世界觀,又暗暗相連,可說是努力為頭三部曲來個解讀,將失控了的劇情導回正軌——因此,入場前務必要重新看回頭三集,否則除非你有驚人的記憶會記得一切細節,定會一頭霧水。即使是不濟的第三集,《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也有大量細節位互相呼應,以充滿創意的手法解讀回第三集末段所發生的事。對於系列的影迷,只要你接受得這個概念,實是收貨有餘了。
近期興玩集體回憶,像是《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像是《蜘蛛俠:不戰無歸》都一一為八九十後的觀眾來個滿滿的情意結,《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亦不例外。電影除了為首三部曲補白,同時又幾乎是Shot-by-shot去還原首三集的經典場面、經典對白,主角們的走位也幾乎一樣,只是所發生的事情略有不同,成功致敬回經典之餘又能創出全新視野,就如紅藍藥丸的設定、Neo與Smith的關係,甚至連接點、Zion城市的玩法都有全新見解,讓你認知的Matrix世界觀有個腦洞大開的新解讀,又能與原作的主題緊扣呼應,系列的固有影迷必能找到玩味所在。
觀眾戲外會找到其玩味所在、戲中戲的世界也因這個手法令觀眾感到疑幻疑真,分不清甚麼是虛擬、甚麼是真實,尤其經歷了第三集的結局後,這一切還會是真實嗎?到底男女主角為何還能在生?懸而未決的角色又會怎樣跑出來?看著主角不斷重覆著平淡而詭異的人生,那是另一個世界還是平行時空?《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最成功就是建構了這麼一個世界,讓觀眾體驗得首三部曲難以感受到的玩味。經歷了接近二十年,一些科技與社會已經大不同,Lana Wachowski不單融入了許多時下流行的科技元素,甚至不斷為自己的三部曲、電影公司、一眾行業生態,以至是多年來種種Fans的理論進行打破四面牆的自嘲,足為觀眾帶來個個轟笑位;誤以為這將會令故事失控,最後又能自圓其說,笑位竟與母題連環緊扣。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對命運與自由意志的探討,深化了原作的主題
《22世紀殺人網絡》的一大母題是命運與自由意志,在第一集言簡意賅的道來,卻於第二三集舉旗不定,玩得太大反讓這一切輕輕帶過。《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最深刻除了全新的世界觀,更在那個談及自由意志的核心母題。當你滿以為整部電影就是為了全新三部曲或外傳(如戲中所言)鋪排時,壓軸高潮並非前三部曲必有的震撼動作場面,而是一場扣人心弦的抉擇。你選擇甘於安逸活在一個虛構的烏托邦,終日淪迴著平淡乏味的生活,還是醒覺做一個有血有肉的自由人?近年《西部世界》把這個議題玩個天花龍鳳,《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仍能透過將故事最原始的核心,化作場高潮的抉擇戲,緊扣回整個故事所發生的一切,實為神來之筆,看來簡直讓人屏息,可說是整個系列最深刻場面之一。值得一提是,這段情節換於香港當下的局面,更帶幾分弦外之音。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新舊角色與世界觀解釋混亂,是為敗筆
電影評價極端,有人踩得一文不值、有人亦捧成堪比首集的神作,個人就覺得過譽了。的確,《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作了最大努力去為頭三部曲不足補白,變相這如像《22世紀殺人網絡三部曲2.0》般,只是力求將首三部曲的不足與失控位導回正軌,惟花了足足兩個半小時,延伸出全新的世界觀後,新世界觀與人物又難以解說清楚,或說這明顯將有第五第六集,輕輕留尾為後作鋪排,卻有別於《決戰未來》事先張揚有《驚變世紀》,今回只覺不明不白。
有別於《蜘蛛俠:不戰無歸》般熱鬧,《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既想重塑經典人物角色,卻不能把舊作的演員都找回,就得用另一方法解讀。這種企圖新舊交融的方式,實難以好好解讀清楚,這些人物關係、全新的角色構造,在解釋不周下,只讓新世界觀愈拍愈混亂,而這群新演員也難承舊作的經典意味,當中如Yahya Abdul-Mateen II完全演不了Morpheus的感覺,看他在鏡中跑來跑去,只覺「糖魔怪客」會突然跑出來,而Jonathan Groff演的Smith也毫無味道。在新一代演員承接不來下,只覺這種「情意結」到喉不到肺。
若說《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最大敗筆必為動作場面。除了世界觀外,《22世紀殺人網絡》系列一大神彩位就是結合了悅目的東方武術,將Matrix不能的世界化作奇幻動作場面。這回沒有袁和平的武術指導,武打場面明顯失色,那麼便不如別拍太多動作場面。在首三部曲中,每一集都有令人深刻的動作場面,至今重看依然津津有味,惟《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理應在事隔廿幾年視覺特技更進步下,Lana Wachowski難有甚麼新突破,看畢全片竟沒有一場深刻的動作場面,中段的子彈火車與重頭戲的鬧市追逐,理應可以拍出應有效果,可惜卻平平無奇;若你想看首集子彈時間、第二集的漫長飛車、第三集的雨中激戰等等,請恕今集難以給予,只慶幸沒甚動作場面,也不如《木昇戰紀》般依靠過量電腦特技般不倫不類。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對《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觀感如何,真要看你能否接受全新世界觀,若接受不了這種顛覆性的手法,理應全片皆會難以投入,甚或是若無看過首三集,定會覺得悶場連連。不過,作為一部「添食作」,《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有心落力為失控了的第三集導回正軌,又對自由意志概念延伸,再配合大量情意結,看著Keanu Reeves演的Neo與Carrie-Anne Moss演的Trinity聚頭、意想不到的配角,已收貨有餘了。當然,劇情對新世界觀描述混亂與動作場面不濟,加上導演一貫的長篇大論式冗長,仍為敗筆。Lana Wachowski舊作《極速賽車手》韓版海報仍在熱賣中,請即按此搶購!
Rating:80/ 100
《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結局解釋與《22世紀殺人網絡》世界觀簡述
很多觀眾對於《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一頭霧水,亦完全忘記了頭三集發生了甚麼事,在此為大家對其世界觀作個簡單回顧。此為小弟之愚見,如有觀眾有不同解讀,歡迎留言討論。
警告:下文可能含有《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結局重要劇情,請讀者留意。
甚麼是Matrix(母體)?
要理解《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的故事,最基本先要明白「母體」的世界觀。在第一集《22世紀殺人網絡》的時空是2199年,其時母體是一個電腦控制的虛擬世界,據Morpheus所說,在某個已忘了甚麼年份的過去,人工智能覺醒對人類進行攻擊,人類幾乎滅亡,只剩下少數生還者及覺醒者移居到最後城市錫安(Zion)。母體就是機械人為人類設計的虛擬世界,模擬人類正常的社會,不知道自己原來只是無意識的活著,實則以Morpheus的比喻,如像電池般,以人類軀殼的能量供養著機械軍團。
紅藍藥丸(Red Pill or blue pill)
這是「選擇」的隱喻,實際是一個追蹤程式,讓覺醒的人類可以被Operator追蹤,進行不同指令。反抗軍認為紅藥丸非人人接受得來,要從美好的虛擬世界醒覺至殘酷現實世界,如沒一定閱歷準會發瘋或自殺。在《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中,Neo與機械帝國達成協議後,已忘記了過去,因此得再重新選擇一次,再次吃紅藥丸始能「覺醒」。
第三集結局發生了甚麼事?與《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有何關係?
因為Agent Smith被解放,更在母體學會新技能可以不斷自我複製,成了母體的一大侵害,Neo身為The One就作出個大膽決定,駕駛艦艇到機械城市議和,以消滅Agent Smith作為交換和平的籌碼,維持機械城市與Zion的穩定,過程中Trinity卻意外死亡,Neo以自身作為誘餌,吸引Agent Smith複製他後再由母體把他消滅,最後擊敗Agent Smith、同歸於盡後則下落不明。雖然第三集是系列最差的一部,《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卻是直接連結著第三集故事,Neo與Trinity在第三集「去世」後還再次現身、也依稀記得彼此存在,原來竟是因為機械兵團的幫助...《22世紀殺人網絡:復活次元》與第三集之連結、更多世界觀解讀,如The One與Agent Smith的關係、各類不同程式的設定、錫安的原理,請即看此全文連結。
【最新生活文章】坐困愁城兩年後,那些我最回味的酒店時光
【最新旅遊文章】【上水行山】失望的華山軍路與驚喜的雲泉仙館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