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睇文前留意喇】
「晞。觀影記事 15週年」《奧本海默》IMAX包場現已接受訂票!詳情請睇呢度,期望到時見到你!
英文片名:Indiana Jones and the Dial of Destiny
今夏芸芸暑期超級大片,是多年來難得一見的豪華級排片陣容,作為一部影史經典娛樂系列,《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影評卻未正式公映已見低谷,與同為迪士尼的《元素大都會》就在首映後已傳出劣評。有別於《元素大都會》,觀畢《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絕不難明白電影何以會傳出劣評,實在看得有點尷尬,作為經典系列最終章竟交出如此水準,實叫年近八十的夏里遜福(Harrison Ford)情何以堪。對比普遍便認為系列最差作品的《奪寶奇兵之水晶骷髏國》,《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確好比前作,可若對比起經典的頭三集作品,效果依然差天共地,甚至事隔近三十多年後重看首集《奪寶奇兵》,也覺創意與效果更勝這一集。作為一部動作冒險電影,《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於動作特技與觀能刺激上,確有不俗效果,像是片首的火車逃亡、摩洛哥的飛車追逐,以至是中段的潛水危機都緊張刺激,也具Indina Jones這位傳奇冒險英雄的一貫形象,除此之外自覺電影乏力。作為系列最長一作,片長超過兩個半小時的《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劇情說穿了實則一字咁淺,動作場面再亮眼卻缺乏了完整的劇本支撐,前大半段空有動作觀能刺激,卻缺乏了Indina Jones一貫的機智與動作兼備。《奪寶奇兵》好歹都啟發了如《盜墓迷城》、《驚天奪寶》一系列盜寶作品,這一次卻沒太重考古或解謎的元素、「奪寶」過程也無需過關斬將、解決種種機關,一切順理成章便成事,令故事太冗長乏味了。若看官覺得《閃電俠》過度販賣「情懷」,只能說《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更甚,在彩蛋與致敬位以外,還得要主角不斷自嘲自己有多老、有多一事無成,甚至不斷被人騙完再騙,一個經典角色落泊至此,最終回真尷尬。
Indy年輕前曾與好友從納粹手上奪取一個「命運輪盤」,他深知此物會具有滅世的力量,惟好友一直對之念念不忘。事隔多年後,好友的女兒Helena找上他,再次重提「命運輪盤」之事,更希望與Indy一同尋找另一半「命運輪盤」,Indy可沒想過Helena背後原來另有陰謀,而昔日的敵人也再次找上門...
《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動作場面玩轉海陸空,娛樂性之豐富仍是招牌保證
有一類電影就是有品牌效應,亦可說是「賣情懷」之用,就此「奪寶奇兵」四隻大字,配上Harrison Ford的經典角色形象,觀眾無論如何都會乖乖購票入場。《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也勝在沒有這一年暑期檔電影那麼多系列的包袱,要兼顧上整個世界觀或過多前作的角色,即使偶有與前作連貫的彩蛋,整體還是毫無壓力的獨立故事。一承系列的套路,《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不乏大量冒險動作元素,在片長兩個半小時中不斷有大量海陸空的動作特效、不斷製造觀能刺激與種種危險性,直教電影保證著高度的娛樂性。
值得留意是,史提芬史匹堡首度不再執導此作,改為James Mangold執導,曾於《盧根》與《極速傳奇:福特決戰法拉利》都拍出精彩動作場面的他,手執一部經典動作電影都沒有令觀眾失望。開場的火車逃亡先令觀眾感到熟識的Indina Jones回來了,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與充滿幽默感的節奏,確令觀眾眼前一亮,也一洗前作乏味的調子,繼而在摩洛哥漫長的飛車追逐戰、危機四伏的水底探險,以至是壓軸另類的「戰爭場面」,都不斷落力打造一部賞心悅目的動作娛樂猛片,在今時今日的角度而言,這絕對是一部稱心滿意的「爽片」無誤。獨論動作場面,James Mangold繼承系列一貫的傳統,再加入近年的動作特技大場面,多場追逐戰目不暇給,也能給予觀眾高度的娛樂快感。
《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劇情拖拉乏味,只為動作場面服務,影評不佳也不難理解
《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動作場面確不會令你失望,惟這畢竟是鼎鼎大名的Indina Jones,絕非John Wick或《驚天營救2》,總不成把電影變作由頭打到尾的無腦「爽片」,換個角度而言,無論戲內戲外的Indina Jones或Harrison Ford都年逾退休之齡,要他再上演連場高難度動作場面也難有說服力吧?可是,《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的故事似乎就顯得只向「爽片」進發,劇情蒼白無力,既為壓軸章更尤其乏力。《奪寶奇兵》可說是開創了「奪寶片」的先河,影響深遠,也令後來的大量電影都得採用這種「考古解謎」、密室洞穴探險此類情節,就是《奪寶奇兵》三部曲都創作了多場,時至今日重看也不覺過時的解謎與奇險機關。《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卻正缺乏了系列的靈魂。沒錯,你看動作場面是有夠「爽」、聽見經典的Theme music仍會毛骨悚然,惟Indina Jones這一次幾乎沒有解過甚麼謎、面對著這些古墓都輕鬆能達。這些古墓傳奇、歷史秘聞,實是「任你點吹」,觀眾未必會知道真假,言之成理便成,惟《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卻連「吹」的氣力都省卻,角色一味全賴巧合與幸運,如女主角的設定更是神乎奇技,隨口說都能找到線索、在古墓的尋寶也輕而易舉,讓劇情一味的順理成章,玩味完全失卻。
「命運輪盤」好歹是電影中的重要「法寶」,在往作中主角要奪取一件法寶,觀眾最少都會知道這件法寶的背景、主角又要多艱難始能尋獲,配上重重難關重重過的解謎、途中又得要反派對決,這才是系列的玩味。《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看了大半部電影,都沒有實則交代「命運輪盤」到底是甚麼、又有何用處或重要性。序曲花了漫長時間去奪得寶物,那幾乎可說是重頭戲的氣勢了,隨後竟然沒再交代。故事為了加入更多動作場面,沒來由加入了中情局的情節,甚至連摩洛哥黑幫都跑出來湊熱鬧,卻與劇情完全無關。以往的故事,除了主角以外,他沿途遇上的人和事都充滿趣味,這一次的一眾大配角全均白白浪費了,即使如女主角生硬地裝反叛裝搞笑,角色設定也極為空洞,更別談莫名其妙地找個小孩去駕飛機?
當電影已達超過大半篇幅,似乎始想到要如何去解釋「命運輪盤」這回事,是時候要反派來個真正的對決;在冗長的大半部電影後,便急就章地高速完結一件事,說穿了原來真是個你和我都想像得到的東西,卻花了漫長時間去故弄玄虛。即使你和我都猜到「命運輪盤」是有那個用處,《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還是沒如往作般多花交代其「功能」,然後就馬上成功用得到、角色們也輕易計算得其功能,仿佛連創作團隊都想不到可以如何解釋,那便是時候要安排一場高潮戲。
無疑,《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結局重頭戲確有一下子讓你從乏味的調子中醒過來,心忖「玩咁大?」這幕充滿創意奇想的動作場面確眼界大開,也真期待同期看了多部相類情節的電影後,這會否又搞出甚麼新鮮感來、解釋得來亦真能劃上個完美句號。可惜,《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並沒有善用這個操作,仿玩得太大不懂如何「收科」便草草收場,更令後半段不乏犯駁甚至「穿崩」位。觀乎如今只是強行要為電影來個完美結局,總覺得電影最初版本有個更「爆」、幾乎達《007:生死有時》式收筆,當觀眾引頸以待會有何「爆點」時,竟又把這個「操作」推倒,落入最俗套的收結中;既是一個「終章」,怎麼又要為自己「留尾」?如今,只覺《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本身有不同版本結局,讓結局突兀地來多個反轉再反轉,最終生硬地拼湊在一起,不倫不類。
對比其餘經典角色最終回,《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像是「玩謝」這個角色多於補上完美結局
近年有不少經典電影來個Reboot與「終章」,主角們都不時要自嘲時不與我、年華已去,這一次亦不例外,但《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要Harrison Ford不斷自嘲自嘲再自嘲,更得說出生硬的對白去引發「情懷」,就真看得難堪了。這種自嘲手法其實一兩次已經足夠能達到效果,自嘲過多終只有反效果,讓電影仿有意去營造主角的「最後一戰」有多沒用,到頭來竟讓個帶點「亂入」的女主角去發揮,這畢竟是Indina Jones的故事呀!看著Harrison Ford年近八十演個自己傳奇角色最終章,竟要以帶點「淪落」的姿態去演出,實覺可惜。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若獨作一部暑期娛樂爽片,實有高密度的觀能刺激、動作場面調度也絕不欺場,關閉大腦看著主角玩轉海陸空的探險,確具娛樂性,只是作為「奪寶奇兵」就不太接受了。有別於以往的「文武並重」,這一次的劇情只為動作場面服務,讓前半段故事重覆又重覆,亦不覺得電影有需要拍得長達兩個半小時;後半段仿佛突然想起電影差不多要完結,卻不知如何收結是好,便草草浪費這個鋪排了逾兩小時的法寶,寫下個帶點難堪尷尬的結局,作為一場「終極一戰」更覺不足。有些金蛋不宜亂生,這個系列理應老早便退休了。《奪寶奇兵之命運輪盤》日本電影海報單張現已上架,請即按此搶購A款及B款。
Rating:65/ 100
【最新旅遊文章】【西班牙馬德里周邊一日遊】杜麗多古城|發掘驚喜秘景位!
【最新旅遊文章】自己非「日本迷」,卻不經不覺來過12次日本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