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上圖是錯誤資料
近期安樂發行和百老匯院線都各有很多「騎呢」怪招被觀眾和網友投訴,如〈希魔撞正殺人狂〉cut片後又「足本重映」,正正常常毫無暴力色情畫面的〈海雲臺〉又無厘頭cut片,到近期的香港亞洲電影節遲遲未出時間表,甚至在售票前兩天連網上的資料都取消了,終於在售票當日又重新推出時間,令人摸不著頭腦。場刊亦非一早推出,叫觀眾難以計劃,不像香港國際電影節般起碼早兩星期推出場刊,近日前往購票時,卻發現百老匯又有「騎呢」政策。
百老匯院線一向以錢為上,也是全港最大的院線,他們嘗試用最少的預告片和最少的間場時間去播最多的場次,連今屆亞洲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都索價一百大元,照理百老匯院線的財力不非,可是我偏偏不明白何以百老匯院線的電腦系統這麼笨。一般而言,即使是相同院線都不能購買別戲院的戲票,可是UA院線中的幾間戲院卻能夠購買IMAX的戲票。也許為免系統太混亂,不能跨戲院購買戲票也能理解,我卻不明白何以每年百老匯搞的各個電影節,皆不能騰空幾天系統來處理這些大型電影節,去讓觀眾購買別戲院的戲票。我知道這是每一年的「慣例」,卻驚訝售票員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最神奇的是,我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所取的場刊顯示,Palace APM的會員票價是48元,到了APM卻索價51元,售票員更聲稱百老匯電影中心也是51元,最後要經理出來解釋是「編印錯誤」。我不會因著那合共十幾元的價錢去投訴,也知道電影中心外的百老匯戲院會員優惠並非八折,只是覺得百老匯何以作為一間大院線,時常都要搞出各種不同形式的錯誤,作為一家大院線,管理時常出現錯誤,甚至接二連三誤導觀眾,就如年初的〈一百萬零一夜〉優先場事件就是經典之作。
我不懂電腦的操作,這些電影節不能跨區購票也可原諒,只不過,若然觀眾不欲網上購票(網上網票手續費又要昂貴索價),要往三個場地「環遊香港式」購票,卻發現連所謂的編印也出錯,難免感到氣餒。
百老匯院線和安樂影片縱是全港數一數二的院線和片商,但是也不代表服務可以愈來愈差,作為影迷當然不能選擇,尤其是很多佳作和電影節都只有電影中心獨家放映,不過這家公司的管理和內部溝通,實在應該好好改善,起碼應該對得起觀眾,尤其是票價日升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