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黃昏:泰國電影在鬼聲鬼氣外的動人一刻

1月14日  21:30 百老匯電影中心

當本片宣傳把焦點放在〈人妖打排球〉的導演翁乙上,大家似乎忘記了他監制過的〈小情人〉也是同類的柔情電影,把一對兩小無猜的遺憾,拍得樂觀而淒楚,結局一個返老還童的鏡頭,與〈功夫〉結局同出一轍,卻感動得令人落淚。翁乙新作〈愛在黃昏〉向一段暮年之戀進發,並以年輕人的戀愛作輔,雖然情節未見突出,幸拍來輕快流暢,也不乏感人力量。近年泰國電影清一色只有恐怖片能在港上映,當中縱不乏佳作,惟鬼聲鬼氣陰陰沉沉,難免令人覺得泰國電影不夠多元化,原來,泰國片一樣能夠拍出一部具水準的愛情片。

 

Keng暗戀Fai已久,可是她卻是最好朋友的妻子。他們終於離婚了,卻因著一次交通醉酒事故,把他們的命運連在一起...Keng因著不小心駕駛被判社會服務令,教導老人家電腦班,因而遇上James和Somphis。二人已入暮年才相戀,James一直希望能與Somphis終老,並能夠二人一起在果園中生活,可恨Somphis卻要舉家移民美國...

 

全片無疑是情節老套,但拍來總算清新可人。故事浪漫和幽默並之,片長兩個小時雖見平淡,高潮起伏不多,至少沒有冷場,溫馨動人的氣氛一直存在著。儘管電影主線描寫的是一段暮年之戀,劇本也能把這段相愛太遲的感情寫得刻骨銘心,更沒有絲毫「扮青春」的嘔心感覺。電影以兩段年青人和老年人的戀愛互相交叉,並透過互聯網帶出記憶和遺忘之間的差別,當中明顯是老年人的一段拍得比較可觀。

 

愛情無分年齡界限,一段暮年之戀一樣可以淒楚動人

當觀眾以為退休了的老人家比較悠閒自在,電影卻鋪陳了一個轉折,交代了二人間相戀的苦惱。全片談的是記憶與遺忘,即使電影的背景是老人痴呆症,卻喜見沒有刻意煽情,反而把最美的一刻留住。當中「同床」和「求婚」兩段情節,更是印證戀愛無分年齡界限,年輕人能夠做的,老人家一樣可以浪漫得來。故事沒有交代二人是否緣盡,以一個較為樂觀的手法,交代了他們的結局,我是挺喜歡這一部份的,沒有把一個平淡的愛情故事落入落俗的典型愛情片類型中。
反倒故事以年青人的三角戀為輔,則明顯是替一段老年之戀作鋪陳之用。男女主角相戀的經過缺乏鋪排,當中對三角戀的決定亦見婆婆媽媽。也許這一段的作用確有故事簡介所云,硬要把暗戀﹑明戀﹑三角戀套進一故事之中,假如這個故事能再多拆第三條副線作交代會較佳,如此一來,男女主角間的感情轉折未免操之過急了。我覺得,這段副線只能作全片的點綴,並非寫得特別出色。

 

與其執著記憶,不如及早忘記。當然,一段愛情的苦與樂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全片以記憶作兩段愛情故事的註腳,愈想忘記,卻愈要記起;愈想記起,卻愈是記不起。以兩個不同年齡層的戀愛故事,帶出了這個主題,並盡顯當中的分野。忘記與記不起,當中有苦有樂,亦是愛情中必經的階段,無論老幻都不能逃避。兩段情節的對比清晰分明,我覺得手法不俗。當中以交通工具的進步,互聯網的發達,帶出社會轉變,連戀愛模式都一併轉變的事實,亦見創作人別有用心鋪排的愛情觀。

 

翁乙拍攝一個感傷味極濃的愛情故事,喜見用了樂觀積極的手法去敘事

我不熟悉泰國電影,但翁乙相信也是在港比較「知名」的一個泰國導演吧?從〈人妖打排球〉的搞笑勵志,到〈四條大路通陰間〉的無聲恐懼,乃至〈愛在黃昏〉的清新動人,也許他難有藝術性地位,卻起碼盡見他是一個多才導演,能夠拍出不同類型的娛樂片種。若然事前不清楚他是導演,實在難以分得清幾部風格迥異的電影乃出自同一導演。我覺得翁乙在勵向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出色表演,希望他不要再拍〈人妖打排球2〉和〈攣鳳和鳴〉那類胡鬧喜劇吧!

 

總的而言,〈愛在黃昏〉並非一部十分出色的愛情片,但慶幸拍來清新動人,故事雖然老套也不見悶場。以暮年之戀理應不會吸引太多觀眾入場,惟本片把一段暮年戀拍得青春活潑,甚至不乏笑位,結局當然離不開淒美浪漫,以另一個年齡層去看不一樣的愛情,我覺得本片也能令閣下渡過一個悠閒下午。
Rating:75/ 100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