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20:20 旺角百老匯
張藝謀拍了幾部「大片」後對中國市場影響有多廣相信可以作專文探討,可以肯定的卻是很多觀眾對這位擅於描寫風土人情的小品導演,為錢而大大轉型感到失望。繼〈千里走單騎〉回歸本味獲得好評,〈三槍拍案驚奇〉評價好壞參半後,張藝謀終於不以商業味行頭,再到回歸人情味濃之鄉土故事。〈山楂樹之戀〉以文革作背景,描寫一個純過蒸餾水,純得難以為現代人所理解的愛情故事。照在場反應而言,那份純情未必人人接受,甚至傳來恥笑聲音,可是我覺得從一個現代人的角度看這段毫無雜質的愛情,確能勾起每個人內心深處一種最完美的愛情感覺。縱使電影整體成績並非上佳之作,當中的感覺也實在令人回味。
靜秋是個高中生,她跟隨革命編寫小組到西坪村撰寫革命教材,在那兒,她遇上了老三。他們一見鍾情,卻因著那個大時代的背景敢愛不敢言。老三忠直深情的追求終於感動了靜秋,為了讓靜秋專心完成工作,他們堅定地約定一年後才再相見。某天,靜秋得知老三入院的消息,決定打破約定到醫院與老三相見,誰知愛得太深最終卻...
坦白說,〈山楂樹之戀〉絕對很老土,老土得連肥皂劇都拍不出這麼老土的劇情。打從電影的調子﹑角色的衣著打扮已極老土,更別談那些生離死別的煽情情節,根本全在意料之中,打正旗號告訴觀眾本片就是大賣「老土」二字。
我不知道原著的故事如何,據知改動波幅甚大,但以本片劇情去看,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純愛故事。故事無疑是老土,可是落在張藝謀手上,卻仍能感動觀眾。雖然明知這些情節難在現今社會發生,故事中的情節卻能如實地勾劃出來。
男女主角超純情的相戀故事,現今社會難以發生,慶幸拍來還充滿實感
男女主角的相知相遇,是很簡單的一見鍾情。他們第一次牽手,只是以樹枝代手,絕不越界。他們沒有短訊沒有視像對話,溝通就要單靠無止境的等待和冀盼,偶爾可能利用不同藉口換取短暫相見的機會。這些情節傳來觀眾陣陣的恥笑聲,甚至有人叫喊「屎橋」,可是在這個資訊科技太發達的年代,這些「屎橋」,各位觀眾要用都未必用到,即使能用都未必有勇氣去用。他們可以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去苦苦等待,試煉出最堅貞的愛情守候,在最單純的性觀念上,他們情到濃時沒有越軌,在床上只有一個輕輕的擁抱;在最保持的年代,穿上一件頭泳衣都充滿羞澀,只能在愛人面前展露。
要拍出這些老土之極的情節,若然失手恐怕會令人毛骨悚然觀感大降,慶幸張藝謀在處理這些情節上,並沒有強加鹽花,拍出了真切動人的情味,兩位主角的性格背景極其立體,那些純潔無瑕的真摯愛情,即使難以令人置信,這份純情仍能感動觀眾。電影到了末段自然是煽情位,張藝謀卻成功在於中段的非煽情位都能擠到觀眾幾滴眼淚,為著那份傻氣﹑那份的世間罕有的純愛而感動。
雖然〈山楂樹之戀〉拍來毫不造作,仍略嫌過於淡化那個時代背景,略嫌浪費,大抵是尺度問題吧
〈山楂樹之戀〉無疑拍出了一個很有情味的純愛故事,可惜到了末段突變韓式催淚悲劇,即使結局早就料到,可是轉折操之過急,卻削弱了這個煽情的場面的催淚能量。雖然本片不如今年另一部國產催淚大片〈唐山大地震〉般煽情,惟出來的效果依然不夠深刻。此外,全片改篇自小說,電影中卻用了過多的過場文字,令電影略欠連貫性,片初看來有如片段式敘事般,令整體的觀感略遜。
據悉本片與原著小說的改動甚大,雖說本片是談文革下的一段愛情故事,其實電影對於文革的一段歷史拍出來也很溫和,並沒有太深刻描寫文革對一段小情侶的影響,當然也沒有描述當時的生活境況。雖然本片不如〈唐山大地震〉般完全淡化那個背景,〈山楂樹之戀〉帶出了一個文革的背景,其實不過是浮光掠影片面地簡述了其時的人心思想,最終目的只有借助這個帶點悲劇色彩的時代背景,去製造純愛味道,讓觀眾留淚。效果其實不俗,我只覺得有點兒浪費了這個背景。
一臉稚氣的周冬雨初登銀幕擔正大旗,並無失「謀女郎」之身份
當上了「謀女郎」,其實前途理應不會差得去哪裡。周冬雨初登銀幕,演活了女主角靜秋的嬌俏可人,那種羞澀相信令不少男觀眾為之鍾情。此女氣質有如未成名前的章子怡,看她的清純樣貌本就是章子怡於〈我的父親母親〉中的翻版,她演這個純情女子背後其實演技不俗,幾場戲的眼淚隨時流出,甚至是真情流露,甚有發揮,相信也感動了不少觀眾。男主角竇驍對比之下不夠周冬雨般出色,他演一個戇直的陽光男孩,其實也甚是可愛,只是角色發揮不及周冬雨多。
〈山楂樹之戀〉在現今情感關係複雜的社會下,確實拍出了一個難以想像,卻又是人人嚮往的愛情故事。片中那些連現今早熟小學生都做不來的純愛感覺,那些點到即止﹑似有若無卻又愛得深刻的情感,對現代人來說是天方夜譚,慶幸電影拍出來的感覺仍帶有實感,並非一味賣弄大灑鹽花。可惜,電影帶出了一個純愛的不老傳說,回歸現實的生老病死似乎轉折太急,同時,張藝謀為給觀眾展現這個純愛故事,並沒有令純愛故事和當時背景湊合,略嫌浪費了這個素材。
Rating:7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