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覺醒來,喉嚨痛得要死,雖云天氣很冷,可是室外窗戶全關又沒有空調,溫度也真的好受。草草吃了一個早餐便上路,我今天打算從旅館附近先逛逛,再用雙腳走到可到之路程。
基督教堂
先到了基督教堂,對比天主教堂,規模可真細小,如非旅遊書推介,可能過門不入。門外聲稱要收入場費,但是沒有人在,路過扮作不知。教堂細小得如同童話故事般一樣,感覺不大,打算入內參觀,才有人出來收票,誤以為真有東西看,誰知上了塔頂只被剛好九點的大鐘敲得頭痛,教堂內部也毫無特色可言,不看也罷。
信號山公園
再到信號山公園,山上三個紅色小塔,是青島隨處可見的標記,看見長長的樓梯,就當作是登泰山前的練習吧!早上起來還冷得很,走著走著開始覺得悶熱,這裡的天氣真難預測。登上了信號山的塔頂的觀景台,那個三百六十度旋轉的觀景台又真特別,恰巧遇上旅行團,有導遊講解一番,倍感投入。離開之後再到附近的迎賓館,其實不過是一座名人招待場所的故居,外邊的古舊城堡風較內邊更好看。尤其是館內的內地遊客完全當圍欄不是一回事,肆意搬開圍欄隨處拍照,甚至在館內拉電線開手提電腦也沒有人阻止,完全影響遊覽雅興。
八大關兩旁盡是蕭瑟的枯枝
花石樓
離開之後,到附近的商店街吃了午餐,天氣又開始寒冷,喉嚨又痛了。其實這一天的天色不佳,原本打算到中山公園看櫻花,還是作罷。我先到了另一個著名的景區,八大關景區。這裡到處都是歐陸式建築,據說兩旁大樹盛開之時,會是青島最美麗的一幅圖畫,可惜我到達之時四野還是一片蕭瑟,盡目所見只有一株株殘枝,感覺是何其蒼涼。偶爾路過一兩個小公園,有著中式亭台樓閣,仿佛就是跟到處的歐陸情懷不相襯,卻仍吸引了很多準新人在這裡拍攝婚紗照,攝影師的指導下,他們所擺出的動作神情連自己都笑,那卻是最幸福的笑容。走到八大關的盡頭是花石樓,拍婚紗相的情侶多得遮掩了大門,我繞過他們上到樓頂,看到的是一片灰矇矇的殘枝景象,還有那片看不見盡頭的海洋,這肯定沒有旅遊書所言般震撼迷人,對照出來卻又是另一番感覺。在這個最幸福的地方一個人遊走,就是有一剎間的寂寞感覺。
夕陽西下快將入黑,似乎也沒有甚麼景點可去,便轉到青島東面的新發展區,五四廣場那邊逛逛,乘坐了一程半小時的巴士便來到了青島的東區。五四廣場只是一個城市內的標記式景點,沒有甚麼特別,最迷人的反而是在一片極空曠的地方巧遇日落,比棧橋那邊清幽得多。很多人不明白何以我很喜歡在世間各地的日落,我就是喜歡日落時夕陽餘暉所映照出不同地方的剪影,黃昏可能代表了終結,可是在終結時仍能夠是最美麗的姿態,完結著美好的一天不是很動人嗎?
沿著五四廣場的海岸線走,來到了奧運帆船中心的地區。記得那年在北京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奧運氣氛,大家爭相到鳥巢和水立方的外部,只為拍得一張照片,雖然未能進場,那份熱情仍教我一生難忘,還記得,大家第一次看見水立方的壯麗奇觀,全架巴士的人都歡呼拍掌。今天,時過三年,奧運熱情不再,整個奧帆場館都是冷清清的,這裡面積奇大,我沒有可能從頭走到尾,只是沿著海岸線走著,慢慢的吹著海風,看著這個只屬於一剎那場熱潮的場地,我想起的,是更多三年前在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
晚餐打算到雲霄街一帶用膳,就是最著名的食街嗎?原來不過是冷冷清清。青島最著名的海鮮其實我又一直沒有太大興趣,至於其他山東菜館和火鍋店,總覺得一個人吃就是不化算,這就是一個人旅遊的缺點,欲求大快朵頤,無論金錢還是食量都支持不來。來來回回走了很久都開始餓了,既然來了旅行,就吃一餐豐富點吧!我竟然隨心走進了十字路口的一家餐館,進去後才驚覺會否很貴。其實在內地的價錢確實很貴,但是以香港物價而言,一碟小菜才不過三十元人仔,還可以吧!點了兩碟小菜,其實根本吃不下,一碟大蝦釀茄子是山東魯菜常見的濃口味,吃一兩件當然好味,吃全碟則膩得不行。再要了一支不過是兩元的青島啤酒,就是最貴的一餐了。
這餐廳似乎極其高級,我一個人坐四人的梳化卡位,又真的是四個人服務我一個人,態度好到不得了。其實七十多元享受著如同貴賓式享受我極願意給小費,可是,當我差不多吃完時竟然叫我調位,還要從一樓調上三樓,我則有點不爽。最離奇的是,他們竟然調我到一個情侶廂房,我一個人面對四壁牆用餐,感覺極奇空虛,就是早點離開。
五四廣場之夜景
離開時沿著五四廣場走回巴士站,原來夜間又是另一番景象,很多賣藝者在唱歌,談不上人煙沸騰,還是熱熱鬧鬧,亮燈後的五四廣場也另有美態。走了一整天路很累,離開時坐錯了慢線巴士,整整繞了青島市中心一圈才回到旅館,累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