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 19:50 百老匯電影中心
當說起「省港旗兵」,可能不少香港人都明白到那是暗指來港「食大茶飯」的內地人,這個詞語可算是成了本地一個俚語,也令我久聞了〈省港旗兵〉這部電影在本地影史的經典意味。〈省港旗兵〉一拍拍了幾集,但經典地位似乎都不及首集的大名般響亮。有指本片暗喻了港人面對回歸前對內地的恐懼,可能略嫌牽強,我覺得是描寫了當時對於兩岸文化之差異更為直接。廿多年後的今天,兩地的文化和地位皆大為逆轉,在今天看來,我覺得看這種文化差異之逆轉,比欣賞全片的動作場面更有味道。
通輯犯大東回鄉召集同鄉來港犯案,打算劫取巨款回鄉享福。誰知目標金行率先被劫,眾人被迫留在香港靜待時機。五光十色大大打亂了這群內地的大賊,而在港的接頭人更設局陷大東等人於不義,直至行劫之日來臨,眾人卻被警方的天羅地網所包圍,落荒而逃至九龍城寨備受重重圍困...
作為一部香港動作片的經典,憑本片奪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麥當雄,把一部警匪動作片處理得得心應手,鬧市追逐大型槍戰等場面今天看來仍不失禮,結局眾人圍困於九龍城寨.這處現時已消失於香港地圖上的地方,運用著城寨內獨有的地理環境炮製出一場極具迫力的圍城困獸鬥。也許在今天本地已無這些地方能夠拍出這種充滿味道的圍城困獸鬥,當荷里活的動作電影在貧民區中追逐已成潮流之際,土炮動作片的這一幕重頭戲今天看來更覺難能可貴。
片中另一有趣之處則是描述了當年內地人對香港的心態,全片以這群內地大賊作主角,觀眾甚至會把情緒投射於這群角色中,暗自替他們的遭遇感到同情。故事描述這群大賊對香港的憧憬,及對五光十色的香港所著迷,雖然這是一群反派角色,到了末段他們所面對的絕路,拍來悲劇色彩甚濃,對於一個夢的完結,也許會令不少觀眾感到嘆息。
劇本描寫大賊們對香港的那個美麗的誤會,來港犯案壞事做盡,殺人不貶眼,終被當年的港英政府所消滅,當中有沒有甚麼政治意味可能帶點陰謀論,惟這種關係之逆轉,今天看來更覺有趣。片中令全場觀眾大笑的一句對白,是一眾大賊討論香港狀況時,談及一百元港紙相等於廿八元人民幣,若有廿五萬港紙,已足夠讓他們一世無休。當年的內地人就是對香港有這麼一個不設實際的夢,今天當然再無這種觀念。劇本透過這群內地人在港的種種行為,反映出當時內地人對香港所持的態度和觀念,在今天看來對片中各大賊的行為,可能會有著另一種「強國蝗蟲」的反感,若把思維調節至八十年代那回歸問題仍未解決前,這群內地人的行為反覺有點悲哀。
〈省港旗兵〉是一部節奏明快,很有火力的港產地道動作片,麥當雄處理幾場動作場面完全得心應手,事隔廿多年重看仍不失禮,當中一場城寨困獸鬥更是迫力十足。至於電影中所描述內地大賊對香港的觀念,在「強國」愈來愈「強」的情況下,今天香港人看回這部作品,相信皆會別有一番味道。雖然本片所描述的觀念於今天已過時,惟全片出來的效果仍不失禮,足見本片於影壇上的時代意義。
Rating: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