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片名:Dot 2 Dot
11月1日 16:15 百老匯電影中心
很久沒有看過一部那麼清新、那麼富香港情懷的電影了,這仿佛就是一部送給香港人的情書,得要港人才會明白、才會有共鳴的電影。《點對點》藉著一個地鐵站牆上你猜我估的故事,帶領觀眾遊遍港九新界,那些每天我們都經過的地方,卻從沒發現過的風景與故事。片中所表達的議題眾多,全均是貼近港人生活與社會的情節,適逢劇情更「錯有錯著」地帶出了一些近期讓港人有所共鳴的對白,外人未必明白,港人必能會心微笑。作為一部初導的獨立作品,坦言《點對點》還有很多改善空間,如在劇本鋪排、一眾角色之間的關係,其實可以刻畫更深刻,但在有限的資源與篇幅下,電影為觀眾所帶來的清新感覺已令人愛不釋手,足讓之成為年度本地佳作之一。
回流香港的黃雪聰,發現香港的一切變得太快,便在地鐵站外牆留下與香港有關的神秘點對點圖案,希望能為香港留下些甚麼,多年來卻沒有人能把之破解。從長春來到香港的普通話老師小雪,百無聊賴下把之成功破解,並依循雪聰的圖案走遍全港。雪聰看見終於找到有心人對自己留下的東西,深感興奮,決定與這位有心人來一回猜情尋遊戲...
《點對點》鏡頭下所呈現的,是從不同角度及視點所看到的香港,讓觀眾自然投入其中
劇情的「點對點」遊戲其實也是一個引旨,借一場都市人來人往的奇緣,鋪敘創作人想說的故事,那些獻給香港人的情懷。這一點,電影拍來可算是十分成功。藉著劇本背後那「地鐵沿線」的設定、港人步伐太快,從沒好好留意過身邊小事物的大前提,隨著男女主角的步伐,帶領觀眾遊遍了香港各地,並刻意避開了熱鬧的油尖旺或中環區,走到一些較冷門的地鐵站,當中不少地方或是你和我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在導演的鏡頭下,卻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美景。片中大部份鏡頭均是香港實地取景拍攝,也因應劇情所需帶來了大量外景鏡頭,看來極具本土氣息,感覺也非常清新。早陣子曾有不少大賣香港情懷的電影,但真正能給予觀眾這份香港情的電影,相信要數杜琪峰的《文雀》了。
《點對點》故事推進力不算強烈,故事性也談不上強,看來可又不覺有甚麼悶場,反而愈看愈投入。片中借這個有關香港的故事,置入許多與港人切身的社會議題,小至每個人的生活態度、城市步伐,大至整個社會的氣氛與環境,甚至對荒謬政策的懷疑諷刺,以至恰巧叫人共鳴的警民關係等,皆從這個帶點奇幻色彩的故事中帶出。《點對點》劇本對這些問題分配得夠平均,恰能借以點題。沒有流於說教,反是如從小市民的視點中去說出一些創作人的心中所想,讓整件事看來十分舒服。
《點對點》劇本連一眾配角設定又甚有港人味道,徹底切合主題,是片中的一大驚喜
一段「猜情尋」式情緣故事,拍來也見清新自然,兩人並無背負甚麼沉重的故事或包袱,角色設計平易近人。在一個個跟我們仿佛似遠還近的場景遊走,再加上充滿本土個性的「港男」「港女」朋友或同事,一眾配角性格鮮明,讓這個故事來得更貼近觀眾、更予人共鳴。《點對點》拍來確如一封給港人的情書,誠意可加也情懷十足,惟故事上還真有改善空間。無疑,電影借兩位主角的「遊戲」來帶出屬於導演的那份「香港情」(連「點對點」遊戲也是情懷的一部份),惟這段你追我逐的遊戲,畢竟寫得較為單薄,劇情上也真有頗多漏洞,欲求故事完整性上,或會覺得有所不足。至於導演不時以近乎風景畫的影像作過場效果,以營造那份香港特色,有關畫面植入過多,寫來有點刻意,成了反效果。
回到影壇的陳豪,是其於電視中的一貫形象,沒有外露的演技反看得更自然舒服
銀幕上的陳豪真是久違了,沒有其十多年前一頭長髮、專有的「爛仔」形象,片中他所演的黃雪聰雖無刻意的演技發揮,反像他在電視箱那種好好先生的形象,也不乏喜劇感,平易近人的感覺還是可喜的,至於女主角蒙亭宜的外形也很切合片中她那「氣質美女」的特質,也一如陳豪吧!她在片中也沒有甚麼令人深刻的發揮,反是給觀眾自然的感覺,仿如你和我身邊的朋友一樣,看來清新舒服已足夠了。
的確,《點對點》的劇情可能有點單薄空洞,但勝在為觀眾呈現到一份久違了的情懷,真的很久沒看過那麼清新自然的本土電影了。透過一對男女的都市奇緣式故事,藉此帶觀眾遊走港九各地,發掘那些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呈現香港不為人知的美好一面。電影不單是大賣本土情懷,也滲入很多港人有所共鳴的話題,角色塑造更符合地道港人的性格,自然而不刻意造作,讓觀眾渡過了輕鬆舒服的個半小時,是為年度佳作之一。
Rating: 8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