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Me before you
其實我一直很怕這類擺明給女性觀看的流行愛情電影,往往為要給女性觀眾製造無窮幻想,刻意製造大量脫離現實的情節、過份矯情的設計亦往往叫人毛骨悚然。我承認,對《遇見你之前》的最大期望,並非故事,而是女主角Emilia Clarke,若閣下是一個男人,相信你懂的,卻驚喜在電影在她以外,竟然有更強看頭(若從演技而言,她反是一大致命傷),並不單是一部千篇一律的「女性電影」。故事不期令我想起日本的《一公升眼淚》及法國的《閃亮人生》,從一個絕望的病人身上,如何以生命影響生命,繼而擦出愛火花,燃亮了彼此生命;結局更是突破常規,深受感動且餘音裊裊。導演初執長片導筒,感情刻劃、捕捉男女主角的感情毫不失手,亦無刻意製造煽情催淚。於「改篇」層面上,或許部份細節偶有不足,整體仍見流暢可人,愈看愈覺感動,絲毫不覺渡過了110分鐘,是同類電影中較突破的水準了。本片不單是一個「平平無奇鄰家女孩遇上高富帥」的愛情幻想曲,劇情在傳統的愛情線以外,細膩地描繪兩位主角如何互相影響,走出人生陰霾。表面是她給予他「活下去」的原動力,更重要反是他教曉她如何去活,擺脫固有的生活框架,獲得一段專屬自己的自由生活態度。不為別人而活、活在當下;別讓到了走不動時才後悔、才懷緬,看清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好好活下去。個人覺得,這段主線外的弦外之音,最是深深觸動了我。
自小一事無成、活在家人影子下的Lou,在一家小小的麵包店工作了六年後被裁員,生活頓覺毫無方向。一次偶然機會下,她找到了一份看護工作,照顧下身癱瘓但脾氣暴燥的富家公子Will。起初,他們二人有如水溝油、互不咬弦,Lou只希望獲得豐厚酬勞,而Will則只與家人賭氣,不受騷擾。漸漸,他們二人發展出微妙的友誼關係,Will的一個重大秘密,更讓Lou決心要為他帶來正面的人生價值觀,沒想到,過程中竟反被Will影響,讓她重新審視自己平平無奇的人生,甚至不期愛上了眼前這個人...
雖是一個很俗套的愛情故事格局,此作勝在拍來感情真摯流露,絲毫不覺看了近兩小時
我一直很怕看這類流行小說改篇的愛情電影,無論是Nicolas Sparks小說改篇的電影如《分手的情書》,還是如《吸血新世紀》或《格雷的五十道色戒》那類超「離地」的「女性J片」,縱不致反感,起碼沒有好感。初看本片格局,分明就是同一類電影,平平無奇的鄰家少女被一個富二代看上,還得是個連男觀眾都心動的俊男,肯定盡得女士歡心兼「冧到爆」。慶幸,本片並不如同類故事般嚴重「離地」,亦無刻意堆砌大量脫離現實、不擇手段地煽情催淚的畫面;結局始料不及的設計,更讓故事可觀性大大提高。這或許要歸功於原著作者的功勞,後天導演與演員如何把文字化成豐富感情,也是另一出色所在。
導演雖然初執長片,卻成功駕馭得故事,把細膩感情慢慢建立。兩位青春演員縱然演技平平、卻性格鮮明,帶動了強烈火花,盡討觀眾歡心,成為一對難忘的銀幕情侶了。作為一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縱擺明是個沉重悲劇,演來卻見青春活潑,兩者更不乏輕鬆的喜劇感。全片就是單單一個女孩照顧男孩的故事,拍來滿有小情小趣,感情真摯,轉折自然,乃至末段的感人位,在足夠感情基礎下,無需亂放催淚彈也令全場出現紙巾聲。難得地,以此同類故事拍足110分鐘,竟然全然身陷其中而不自覺,完場一刻才覺抽離。
與其說她影響他,倒不如說他影響她,這個以生命影響生命的題旨,讓電影不止流於愛情片框框
我最喜歡的並不單單是一段愛情故事,反是片中流露出的生命信息。男女主角各自皆身陷人生低谷,他下半身癱瘓只能懷緬過去、她更是悲哀得連身陷低谷也不自知。起初只覺是她用盡辦法去鼓勵他活下去,殊不知一個轉折過後,反是他引導她走上人生正途,鼓勵她好好活下去。片中的信息很簡單:與其一生渾渾噩噩地活下去、只為別人而活,從沒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甚麼,倒不如走出這個框架,看清這個世界,無懼別人眼光,活出屬於自己、自由的人生。一個下半身癱瘓了的他,竟然比四肢健全的她更懂得去活,令這個彰顯的信息言簡意駭,有些事情,別待走不動、別待老來的一天才後悔。片末的轉折或許突破了傳統愛情片的框架,而女主角最後的人生可能也離不開傳統的「女性幻想」橋段,最少,她終於能夠活出真我,對照整部電影的發展,已非一部俗套矯情的流行小說愛情故事能給予了。
故事在傳統的愛情橋段中滲入了富反思意味的人生觀,亦因著一段愛情奇遇,才讓女主角能夠突破自我。在遇見你之前,我只是平平無奇的井底之蛙;遇見你之後,我才明白世界之大,活出自己的人生才重要。總觀全片或非上乘佳作,最少在同類愛情電影中,已算是脫穎而出了。
Emilia Clarke雖然演技超浮誇,但與拍檔Sam Claflin合作無間的演出,火花十足,挽回不少分數
演員方面其實夠矛盾。第一步要吸引男觀眾入場,新世代超級女神Emilia Clarke絕對是最強賣點(小弟正因如此)。片中她演一個性格單純的傻大姐,坦言向來在劇集與電影均演強悍角色的她,於片中可謂給予一場災難性的演出,比去年劣評如潮的《未來戰士:創世智能》更差劣。全片擠眉弄眼、七情上面去演這個角色,演出超造作浮誇,即使刻意裝醜也無補於事,末段哭笑不分的表情,更大大破壞了電影的感動氛圍。若於《未》片已經飽受劣評,此作不難成為來年金草莓影后的頂頭大熱。矛盾地,正因她這些超誇張演技,卻令角色喜劇感大增;那些傻傻戇戇的笨拙動作,也增添角色的可愛感。她在演技上真的不堪入目,但感情仍討人歡心。
有女神當然有男神,作為一部女性電影,男主角當然更重要。Sam Claflin再演這類型男角色,外型先勝一仗,對比起拍檔,他的演技更勝一籌,比前作的演出亦有所進步。片中他只能頭部活動,不如Emilia般「七情上面」,表情仍見生動趣怪,喜劇感自然流露,淡化盡角色的陰暗面,與Emilia合作無間,成就了一對出色的銀幕情侶。
今夏甚至近期,或許較缺少這類愛情電影,再加上這是一個擺明車馬直指女性市場的愛情故事,相信《遇見你之前》不難有個好成績。但是,男觀眾亦無需卻步,畢竟,這非傳統矯情俗套的愛情故事。故事本身雖有俗套的橋段,片中的深意卻能跳出原有框框,感情發展自然流露,片末涉及的人生意義,著墨之深刻實在遠勝於同類電影。導演所執長片,駕馭場面、氣氛調度絕無失手,浪漫窩心自然流露,縱部份劇情依然有改善空間,整體已功德圓滿了。Emilia Clarke的演技或不堪入目,但與Sam Claflin之間微妙的化學效果,卻令可觀性大增,彌補了她演技上的不足,完全讓觀眾深深投入其中了。
Rating:85/ 100
「晞。觀影記事」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jackyheimovie
旅遊專頁「有故事的旅人」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360.days.in.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