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上回談及過的神秘海岸以外,短短三天的台灣行程,當然還少不了食。有讀者提過,我在這裡介紹「食」的時間少之有少,其實我曾經都介紹過幾篇,但一來可能讀者群的興趣有異,沒有誰留意到、二來自己對食的要求不高,亦非行程重點,所以較少談及,既來到台灣,還得沒有甚麼目標,「食」便成為了其中一個目的。
人頭湧湧的夜市,確有一刻令我打了退堂鼓
當年曾經做過台北的旅遊書,誠言對台北的夜市興趣不大,畢竟商業味太濃,亦不見得有太大分別,但離開台北的夜市,我還是蠻有興趣的,像當年去宜蘭、高雄等地都會預留一晚去逛逛夜市。來到基隆當然就要去廟口夜市(或說除此之外市內都沒太多景點)。廟口夜市得名大抵就因其真位於一座廟外,最大特色就是老遠看到的一大片燈籠。入夜以後,這裡人流極高,幾乎是肩並肩走,大熱天時也真有點難受。
在此緊記要吃一杯花生冰才好離開!
或許正因如此,這裡的冰品就大排長龍,看見人多準沒有錯,我便嘗了「陳記泡泡冰」的花生冰。即製的花生冰入口香濃,如像吃一口口花生般、人手打磨混出來的冰品入口極綿,吃來沒有冰碎,竟像雪糕的感覺,成了夜市最難忘所在。吃畢不但暑氣悶熱全消,更覺齒頰留香,是來此必嘗的冰品!
抱著甚麼都試試,不然可能沒有下次的心態,「鐤邊趖」未必非嘗不可,但也蠻清新好味
另一家蠻特別的是「刑記鐤邊趖」,正是位於廟前。吸引我正因不知甚麼為「鐤邊趖」,又見人頭湧湧就入內一嘗,當然,我吃後也不知是甚麼東西,就連店家都以「不知道是甚麼嘗嘗就對了」來宣傳。難道改個難讀的名就必有客路?事後翻查,才知道原來是把米漿放進鼎內邊蒸邊焗,發出來像粉團狀的東西便為「鐤邊趖」。誠言,大熱天氣喝一碗熱湯真有點「重口味」,卻勝在無論湯底與配菜如肉羹皆清甜,倒還不至熱得難以入口,仍是蠻有趣的嘗試,來旅行就是要嘗嘗不同東西吧?
別以為叉燒就是千篇一律相同的燒味,配上焦糖來烤確實食指大動!
大熱天時在夜市中跑來跑去,對於怕熱的我也真夠難受,這次並非「出trip」,倒別苦了自己晚晚在夜市中跑吧!我亦由另一角度去嘗嘗台北餐廳的美食。第一間便來了「台北寒舍艾美酒店」中的「寒舍食譜」。餐廳以粵菜為主,環境優雅高貴,以山水畫包圍餐廳,更帶幾分古典氣息。來此特要一試著名的「脆皮叉燒」。到底叉燒怎能「脆皮」,難道這是燒豬嗎?原來,這裡特別在把我們常吃的「蜜汁叉燒」改為塗上焦糖,烤後有點如吃「焦糖燉蛋」般的口感。脆皮的叉燒邊當然夠吸引,更愛其選用半肥瘦的叉燒,一口咬下,先脆、後軟、再嘗肉的質感,吃來層層遞進,揉合傳統與創新,是一道很有驚喜的fusion菜,真從沒吃過這樣的叉燒!
網址:www.lemeridien-taipei.com/#/cuisine/1
前菜「波士頓龍蝦佐香蒜洋芋泡沫」以清甜龍蝦肉配以香蒜與橄欖油製成的沙律,清爽而開胃
「Mozzarella黑松露白玉香脂Pizza」或不如「港式Pizza」般堆滿配菜,但每口香濃芝士伴以黑松露清香,還是讓我欲罷不能
最深刻是甜品「意式香香米塔佐南瓜冧酒雪糕」,微帶酒香的南瓜雪糕口味絕對夠創意、淡淡南瓜味恰到好處,輔以香濃吉士撻一起吃,味道不會太濃,又充滿層次與口感,妙品!
至於另一家餐廳則是位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中的「Bencotto」。聽見「文華東方」或會覺得定必是天價級別,但在台灣物價較低下,餐廳又不如想像般「離地」,甚至吸引了不少香港人來此用餐。餐廳面積極大、環境舒適,別緻的環境簡直令你全心放鬆。主廚Louis本就是意大利人,自然對意大利菜式特別有天份,加上他在各地知名品牌高級酒店擔任過主廚,經驗十足,最擅長把意大利經典的地道菜經典呈現。從前菜到甜品,每道菜都給予舌尖上的驚喜,據說更把意大利不同地域的菜式都置於餐牌之內!
網址:www.mandarinoriental.com.hk/taipei/fine-dining/bencotto/
這次終於明白大家為甚麼喜歡住在夜市附近,因為買宵夜回房間吃真的太爽了!
在炎熱的夜市用餐,又在高級餐廳享受味蕾上的刺激,我還是最喜歡自在地於酒店房間吃宵夜的時光。前文已提及過,酒店樓下就是著名的饒河街夜市,雖然吃飽已經沒大興趣再吃,還是想買一包每次來台灣都必吃的鹵味回房間享用。熱了一整天,以鹵味配罐冰凍的啤酒,簡直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再來一客超甜芒果,無需顧忌別人目光,在房間內不顧儀態地宵夜,好像吃甚麼都倍覺滋味!
【延伸閱讀】台灣快閃遊:從松山舒適酒店到神秘海岸
【延伸閱讀】超回味的羅馬尼亞粟米蓉與椰菜肉卷
【延伸閱讀】泉州五大最愛地道小吃
【延伸閱讀】無錫超驚喜的小籠包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