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在甚麼地方,總會遇上很多外國人長期在外,旅遊一年半載,仿不用工作、無牽無掛。他們總有無限個GAP Year,去無限次旅行,有無限個假期。他們可以隨心率性而行,我們去旅行卻要規範在那十天八天,用最少日子去最多地方。我們會覺得:「佢地有錢姐。」/「唔洗做咩?」某程度上,我也同意。事實上,他們有更多也跟我們一樣,只是個窮背包客,只不過有更多時間罷了。
在我們眼中,我這種外遊一個月的,已是很難的事,他們竟沒有誰的旅程會少於三個月。有一次,我在黑山共和國的Hostel上遇上了一個俄羅斯女生(對,這裡真的很多俄羅斯女生,男生的終極夢想?XD),她是一個Freelance攝影師,沒有很多收入,卻花一年環遊歐洲,透過順風車、Couchsurfing形式上路,沒有任何計劃,率性而行,說著說著,我們竟決定一起從黑山玩到波斯尼亞,隨後的事,我也很感謝她,給了我這趟行程中最隨性的一回,徹底打亂我之後的行程了。後來,我們在巴士遇上一個英國男孩,竟然懂得說廣東話,說著說著,我們竟又一同上路。原來,很多西方人真很喜歡中國文化。
他在中國工作時認識了一個中國女生,女生的家人不喜歡他們在一起,理由是,這個人只懂經常旅遊,沒有穩定事業,怎能給予安全感?雖然最終他們依然在一起,但他仍很難理解,為甚麼中國人有這個傳統思維,認為人一定要有一份穩定事業、結婚買樓等死?他問我,我家人怎樣看我長時間旅遊?我說,差點家變。
他很奇怪,在他們的思維中,唯獨旅行才能認識世界、才能看到更多歷史文化,他的家人甚至叫他別只專注工作,要多點旅行,沒有見識過、沒有故事的人,有的只是錢財而缺乏內心,他們不認識自己,又怎懂得照顧別人,為甚麼長期旅行的人就會覺得你不務正業?
俄羅斯女生也同意,在她們的觀念中,即使她的父母都是在旅行中認識的,她的父母鼓勵她長期外遊,反正她又沒拿過家裡一毛錢。她曾嘗過長期在在寫字樓工作,卻始終接受不了那套生活,認為在旅途上才能接觸更多。她不明白,怎麼這個世界竟有一個地方的觀念,是希望一個人不斷工作直至老死?坐擁千萬家財沒有好好看過這個世界,臨死一刻將帶有無限遺憾吧?我很難解釋給他們聽,我們的福利有多差、我們的生活有多艱難、我們的社會觀念是多麼保守。就著這個話題,我只覺我們也真夠悲哀。
慶幸,英國人覺得我是他認識的亞洲人中,第一個喜歡旅遊的人,他在中國工作時所認識到的亞洲人,似乎都只懂去日本旅行,仿佛全世界只有日本一個國家值得旅行,我笑了。原來,在西方人眼中,亦有同感。
圖為黑山共和國(Montenegro)的代表性景點Sveti Stefan,一座聳立在海中心的小島,相連著本土,有如一個海上明珠般閃耀悅目,現雖為一個私人小島,外觀卻成為一個必到的拍照點。慶幸我們租了車,能在Lookout拍個不停,太美了,我超愛這個小國!在她還未成為下一個過度遊客化的克羅地亞(Croatia)前,不妨去走走吧!
攝於Sveti Stefan @ Montenegro
【延伸閱讀】巴爾幹半島的明珠:黑山共和國
【延伸閱讀】薩拉熱窩的「神秘」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