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殺半島: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

屍殺半島

睇文前留意喇!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英文片名:Peninsula

 

疫情之下,觀眾「餓戲」太久,還得是大熱電影《屍殺列車》的續章,《屍殺半島》不單於亞洲各國創下疫情後首個票房高峰,香港在戲院需要實施「隔位」下仍大收旺場,以單日狂收超過200萬,創下了香港2020年最高開畫票房紀錄,一承《屍殺列車》至今仍為香港史上最高票房亞洲電影之亮麗成績。即使票房大賣。卻難掩電影之劣評如潮,「劣評蓋不住」甚至在台灣引發了公關災難。
作為疫情後首部大片,《屍殺半島》在零期望,甚至帶「朝聖爛片」心態下,又不如想像般差劣,最少也有基本娛樂性與刺激感,不如六月的一堆「伏片」般看得你「懷疑人生」,但對比起《屍殺列車》珠玉在前,《屍殺半島》確失望透頂。《屍殺列車》成功把典型的喪屍電影,以極具創意的空間感,拍得緊張刺激又具感人情味時,《屍殺半島》就淪為空洞無神的喪屍電影。當「列車」已圓滿到站時,《屍殺半島》強行找個理由多拍一集,先天已缺乏上回充滿代入感的設定,加上一眾主角均為專業的戰士,感覺跟其他喪屍題材分別不大,首集「強弱懸殊」的創意蕩然無存。上回的人物關係細膩深入,連個「行先死先」的客串角色都有鮮明性格,今回卻重走了導演延尚昊於《念力》中單薄人物鋪敘的敗筆。《屍殺半島》明顯有極大野心,場面比首集更浩大,只可惜野心過大卻難有相應特技效果支撐,後半段還要變成《末日先鋒:戰甲飛車》式追逐,那些像極動畫的追逐場面,可真看得叫人超尷尬。

 

喪屍病毒橫掃南韓,令全球對之實施封鎖政策,讓南韓成為孤島,隨生還者於島上自生自滅。前軍人正錫僥倖逃出生天,卻受不住金錢誘惑,以僱傭兵姿態回到南韓,尋找巨額鈔票。本以為任務能夠輕鬆達到,怎料四年後南韓已完全變天,不單一眾喪屍橫行,生還者更權傾一方,令南韓成了個人間煉獄...

 

《屍殺半島》還未在港上映已廣受劣評,或許《屍殺列車》的驚喜太強,就一如觀眾期望過高去看《屍殺前傳:首爾站》,同樣失望而回--個人覺得《屍殺前傳:首爾站》水準絕對不弱。如不抱過高期望,當作一部B級喪屍片,《屍殺半島》頭尾部份也稱得上動作連場、炮火連天,槍戰打鬥與飛車場面也具基本「爽片」的快感、落力讓《屍殺半島》不單流於「喪屍片」地步。要求不大,獨論娛樂性也不至於一敗塗地,反正這陣子都看得太多Netflix「雷聲大雨點小」的「大片」如《不死軍團》,起碼《屍殺半島》真能讓你有一刻看得「爽」。作為久違了的「戲院回歸作」,亦為不過不失之選。

 

屍殺半島
大抵延尚昊自知特技場面力有不遞,倒不如把特技場面都放在夜晚上,漆黑一片、看不到就沒事了
不過,認真也可以做「柒事」,《屍殺半島》最大問題就是野心過大、嘗試突破框框的動作場面,卻因為技術不足而顯得極為失真。前作《屍殺列車》大部份時間都是密室困獸鬥,狹小空間反而拍出強烈實感,即使如劣作《念力》,壓軸大場面也不至令人失望。《屍殺半島》企圖營造幕幕超大場面,要多大有多大,還不時用上大量長鏡去呈現。技術上之不足,讓大部份動作場面都在晚上發生,一片漆黑已看得不是味兒,還得動作大場面極為失真,重點的「喪屍」遠景一片凌亂。重點宣傳的飛車追逐,企圖要「參考」《末日先鋒:戰甲飛車》,卻連別人10%實感都拍不出來;車輛的動作極不流暢,你看Pixar動畫《反斗車王》系列還比之具實感,弊在延尚昊還要樂此不彼拍出大量刁鑽的飛車追逐,只自暴其短。若有相應技術支持,不難想像這些飛車追逐場面確具「睇頭」,問題是這些特技效果連動畫都不如,那就別獻醜、將場面愈拍愈大了。

 

屍殺半島
即使找來一線的姜棟元擔演,這位有形無神的角色,深刻度反不及上回戲份極少的乞丐或球隊小情侶
不談特技場面,前作《屍殺列車》一大驚喜位正在於鮮明的人物性格,突破了典型喪屍電影的結構,末段將韓式感傷,結合不顧一切向前衝的刺激快感,更是電影成功的一大關鍵。來到《屍殺半島》,卻走回了延尚昊於《念力》的不足。這次比上回有更多角色,偏偏無一駕馭得來,非但萍水相逢的一家人有如大配角,連帶男女主角的性格都平面單薄,那段「宿命關係」之俗套,差點以為自己在看CCTVB劇集。誤以為這個「宿命」已夠極限,末段竟生硬地安排個煽情的收結,可其簡直說是不摘手段、用盡一切最婆媽的手法來擠觀眾眼淚,只覺煩厭之極、拖拖拉拉,心中不禁納悶「捨得開槍未呀」。在整個故事沒有足夠建構根基下,婆媽一番後竟來個超突兀的結局,到底這是一間甚麼樣的世界觀?談不上想草草收場,但正宗是「你講曬啦」。
此外,《屍殺列車》「打不死」的反派叫觀眾深刻難忘,這次的軍團,理應可以叫觀眾更咬牙切齒,而當劇情來到末段,根本已經與喪屍沒有甚麼關係、淪為「人禍」時,這些極端環境中的人性刻劃卻乏善可陳。無論是打手或是背後的「隊長」,全均流於外露的「奸」,尤其那位「隊長」,搞了大半天都不知其作用何在。劇情企圖談末日扭曲了的人性,但同樣地,敗在低手的人物設計,論恥笑味不如《棄城108》、論Cult味卻比《滅絕生還者》更不明所以。苦苦鋪排了一個「喪屍擂台」,竟然沒有好好運用,兩場「人屍對決」哪管用上再多長鏡頭,也拍不出應有的壓迫感。

屍殺半島
執迷於喪屍弱點的設定,只令劇情驚喜欠奉,同一道板斧玩足全片。既然想寫人性陰暗面,倒不如花多點時間於人類角色的故事線上
最後,《屍殺半島》唯一與《屍殺列車》及《屍殺前傳:首爾站》有丁點關聯的,大抵就只有喪屍的弱點。這一點在前半段確運用得宜,既呼應前作設定,也製造出數段緊張刺激的場面--先別管角色行為會否過度智障。可惜,發展下去,似乎延尚昊本人過份迷戀於這些喪屍的「弱點」,不斷用上相同的方法,重覆又重覆去製造緊張,由驚喜都變成了沒趣,亦感導演之技窮,更別談結局那場煽情不來、煩厭倍增的所謂催淚位。明明上回將喪屍的弱點與製造緊張(隧道一場多麼緊張),發揮得淋漓盡致,《屍殺半島》只在不斷大炒冷飯。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以下連結或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payme.hsbc/jackyhei
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作為疫情戲院重開後的首部大片,香港票房一如其他國家般節節上升,絕對正常不過;若不求甚解、沒有太大要求,《屍殺半島》又不至達爛片地步。只是,入場也請把《屍殺半島》的期望值減半再減半,因本片劇情生安白造、拖拖拉拉、人物設定完全蒼白無力,更別談帶動觀眾入戲。為求比《屍殺列車》製作更大場面、有更多喪屍,偏偏特技難以支撐,那些「跳格」、有如動畫般所謂動作場面,還有事先張揚、長達20分鐘的飛車追逐戰,可真看得尷尬之極,以此作為引以自豪的宣傳重點,難道真以為自己拍得比《末日先鋒:戰甲飛車》更好嗎?無論《屍殺列車》或《屍殺前傳:首爾站》都是以平民、弱者的角度出發,強弱懸殊如何求生才是優勝之道,今回搞了幾班軍團、僱傭兵,卻拍出難看的動作場面、荒謬無聊的世界觀,倒不如當是獨立作品更好吧!
Ratng:50/ 100

 

【延伸閱讀】比《屍殺半島》更伏嘅喪屍片…

 

【最新旅遊文章】香港外島遊:原來長洲有這一面

【最新旅遊文章】【三重縣旅遊】赤目四十八滝的綠色世界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