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劇名:Anita
《梅艷芳》成了去年最賣座華語電影,也是香港史上最賣座華語片第二位,於疫情之下狂收超過六千萬,如非戲院因疫情暫停營業,隨時有望挑戰同為梁樂民導演的《寒戰II》的香港史上最高票房。在戲院上映時久聞有個導演足本版,亦跟試映的版本不同,最終也來個《梅艷芳導演版》,有長達超過一小時的從未曝光片段直上Disney+,雖惹來觀眾狠批Disney+有「呃錢」之嫌,確成坊間熱烈討論的作品。《梅艷芳》上映時有極佳口碑,亦為小弟年度最愛電影十大之一,《梅艷芳導演版》普遍卻廣受觀眾劣評,甚至有網民看至一半中途「棄劇」——在此我也當《梅艷芳導演版》以劇集來看,個人覺得,《梅艷芳導演版》與《梅艷芳戲院版》成績各有千秋,《梅艷芳導演版》亦確較戲院版來得細膩,惟整體還是喜歡戲院版的簡潔,效果更為感動。
《梅艷芳導演版》的故事與戲院版相若,就此看來分別不大,都是描述一代歌后的成名之路與私生活。從梅艷芳童年時在荔園獻唱,一直到其2003年最後一場演唱會為止。有別於戲院版流暢的故事直接鋪排,《梅艷芳導演版》將其分拆成五集,每集長約45分鐘,尤其深入地交代她與後藤夕輝及阿Ben的兩段感情,賣點則是更細膩回憶她與張國榮的友情故事。
《梅艷芳導演版》足本呈現梅艷芳的內心世界,也刪減戲院版不必要的部份
除了加入這長達一個小時的從未曝光片段外,《梅艷芳導演版》鋪排上亦有略作剪輯,尤其第一集最明顯看出與戲院版的分別,敘事重新鋪排,令故事更具劇集的質感。既為劇集,《梅艷芳導演版》亦得如近年流行的劇集手法般,於主題曲前加插一小節序曲,而這些序曲也抽調了戲院版部份情節,道出該集的主題。戲院版最為觀眾劣評是加入大量新聞片段,尤其後半段過多真實片段反令電影失去了實感。《梅艷芳導演版》不單是加插入全新片段,對部份真實片段亦有所刪減,更能聚焦在人物傳記的部份,也更能見女主角王丹妮的演技發揮。
《梅艷芳導演版》人物描述更細膩,加重張國榮實為一大佳句
普遍觀眾都極致劣評《梅艷芳導演版》,雖然個人亦較鍾情於戲院版,平心而論也各有千秋。作為長達超過三個半小時的「劇集」,《梅艷芳導演版》有更足夠的時間去交代她的內心世界、不同感情生活又對她有何影響。在戲院版中,兩段感情故事只如片段式鋪排,當中如Ben的一段更是沒頭沒尾、莫名其妙,《梅艷芳導演版》對之都有超詳細的描繪(甚至是過於詳細,下段再談),令其角色更為立體;先別管多少成屬真實情節,她的感情生活如何影響歌唱事業,看來也更具說服力。全劇最出色是大大加重了梅艷芳與張國榮的友情故事,有別於戲院版只是蜻蜓點水式寫二人的關係,《梅艷芳導演版》憶述回兩者之間成名前的故事、二人私下又有何交流,令張國榮的角色不再流於大配角,是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亦想不到原來劉俊謙所演的張國榮,竟然戲份極多。假如觀眾想更細膩認識梅艷芳這個人物(角色)的私生活,《梅艷芳導演版》確有更充足的描述,彌補了戲院版的不足。此外,《梅艷芳導演版》每集都有個明顯的主題,也令故事有更明顯的起承轉合。
《梅艷芳導演版》剪輯上過於貪心,感動位大為削弱
故事上的鋪排確有其可取之處,惟技術上就可真不敢恭維,也是《梅艷芳導演版》難如戲院版觸動人心的原因。作為一部劇集,《梅艷芳導演版》故事確有其妙用,但觀感難如戲院版,無非是剪輯上《梅艷芳導演版》過於累贅,亦明顯為求要撐足Disney+的五集,硬把拍攝好的材料填滿,充撐了時間卻令部份劇情支離破碎。《梅艷芳導演版》更是敗在過於貪心,沒有想過要如何去鋪排這個故事,時空胡亂跳脫,當中如第三集突然跳到婚紗店,又突然描述梅艷芳喝醉暈倒,對於沒有看過戲院版的觀眾,或會對這種離奇的剪輯手法一頭霧水,問題也敗在其作用不強,就連她如姐姐的關係都顯得平淡,若如戲院版般順著時序鋪敘反更好。
《梅艷芳導演版》加了長達一小時的片段,在劇集的鋪排上,或有其充撐時間的作用,戲院版棄之不用大抵與主線沒有太大關係,畢竟硬塞成超過三小時的片長,相信觀眾也沒有耐性看;《梅艷芳導演版》近乎鉅細無遺地道盡這些漫長的支節,兩段感情有更細膩描述確比戲院版立體,可連Ben在泰國的生活也娓娓道來,就顯得無謂了。因著《梅艷芳導演版》拖得太長,即使以劇集形式分了幾天去看,甚至偶有悶場;因著節奏緩慢,數場於戲院足令觀眾哭成淚人的場面,《梅艷芳導演版》極其量只有基本的感動,「淚崩位」被大大削弱。沒有看過戲院版的觀眾直接看《梅艷芳導演版》,或難理解何以戲院版會好評得成一部現象級電影。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梅艷芳導演版》與《梅艷芳戲院版》既分別不大,兩者也有很大分別,故事大體幾乎沒有任何分別,惟鋪排與剪接卻有大不同,不單是多了一小時片段,也刪掉了戲院版的部份情節。故事取材上,《梅艷芳導演版》的細膩鋪排,確令梅艷芳的角色更為立體,只可惜《梅艷芳導演版》亦過於貪心,務求將一切拍好了的片段都硬塞在劇集中;過度的時空跳脫與混亂的剪接,也令可觀性大減,中段更是流於冗長、敘事極為累贅,甚至偶帶離題。兩者相比各有千秋,但個人更愛戲院版。
【最新旅遊文章】【赤柱行山】衛奕信徑第一段|孖崗山美景、赤柱古道尋獅子坑石拱橋
【最新生活文章】請珍惜那個願意伴你一起走下去的同路人
如若喜歡本人文章想作定期支持,請即訂閱Patreon加強版,不定期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及尊享優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