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Life Must Go On
香港今時今日要拍些描述社會實況、「有話兒」的電影,大抵已沒有甚麼可能,當創作自由已受到限制,轉移拍喜劇、親情、愛情等等,再加入偶像,倒是較為「穩陣」的方法,幾乎已是必勝之選,沒料到這時候竟會出現《深宵閃避球》。對,就此看來,《深宵閃避球》宣傳定位上確「伏味甚濃」,也是那類看似千篇一律、一班「廢青」來個「逆轉勝」的青春勵志喜劇。劇情套路盡在意料之內,就連那個轉折位都不難料到,反正就是典型的每到重要關頭,必有隊友有意外的套路。劇情確沒有驚喜,再加上以喜劇形式包裝,笑料卻相當平庸,亦非如想像的瘋狂喜劇,惟看到中段若閣下為「同路人」,必會為之感動,甚至不禁看得滿目通紅。
惡法誕生前的香港,很多電影都會直接臭罵政府、諷刺政治,惟很多時候是流於無病呻吟,或是加入大量粗口、口號式的所謂「本土社會實況片」。《深宵閃避球》的相關信息極不明顯,以近乎Hidden message方式呈現,如閣下為「同路人」,中段開始妙語連珠,必能看到其深意所在,近乎是給年青人2019年的回憶錄般。《深宵閃避球》用上大量擦邊球的對白與情節,藉此勉勵年青人面對成年人不合理要求的態度、在瘋狂體制下如何生存,忍一時風平浪靜、退縮亦非有錯,與其硬碰不如以自己方式對抗,大家鬥長命,未來仍會有希望,題旨比主線來得更熱血動人。大量弦外之音的對白與鋪排,看得通其表達的手法,後半段必會觸動你心。這種近乎符號學的方式,能否看得出來將影響對電影的直接觀感。撇除這些隱喻,《深宵閃避球》的劇情略為俗套,部份情節的俗套味絕不下於同期的《一路瞳行》,惟應智贇作為新晉導演,首作縱有沙石,效果亦已合格有餘了。
社工楊姑為一群邊青開設所深宵體育館,讓她們的深宵不致無家可歸,可以有個地方活動。深宵體育館反應不佳,面臨被取消資金的命運,一次意外令楊姑靈機一觸,聲言要帶一群邊青參加閃避球大賽,更找來了舊同學聰充當教練,希望教導她們成材,重新振作。聰看似是個明星級教樂,也埋藏著自身的秘密。一群各自背負故事的人,就此齊集起來面對種種挑戰...
《深宵閃避球》像是突然跑出來,由帶點過氣的鄭伊健,配上一眾新演員,以「柴娃娃」的方式去拍部勵志喜劇,入場前確是覺得「伏味甚濃」,畢竟這類題材日本拍過無數次,觀影時更不期想起了《人妖打排球》,即使鄭伊健本人都有部《全力扣殺》,看來驚喜欠奉。若以「青春勵志喜劇」的心態去看,《深宵閃避球》執行上有不少沙石,那不單是劇情的設境俗套,找來了八個少女,卻難如同類題材般,為眾人都添上自身的故事。看畢全片更覺八位角色都沒有哪位背景較為深刻,在片長只得個半小時下,眾人的故事也輕輕帶過,令電影空有勵志色彩。
宣傳上為一部喜劇,《深宵閃避球》的笑料也不似預期。電影以漫畫化方式呈現,縱有讓你笑得出的時候,只限偶爾的即食式笑料;大量漫畫化設計,令情節變得浮誇,再加上這一眾隊員沒有誰的描繪深入,實難如同類電影般,能抓緊主角的性格特徵、彼此的互動來作搞笑。片中有一群看似搞笑的「騎呢怪」,卻因為交代極不深入令眾人黯淡無光,最多戲份的一員又非用作搞笑;一眾成年角色看似有自身的背景故事,同樣於片長所限下難得深入,最終眾人如同各自為政,搞笑場面都只流於對白或漫畫化演出上,不如荷里活同為閃避球的喜劇《屎波快閃隊》般過癮,結局在高潮一刻似完沒完的收結,亦不是味兒。即使有著鄭伊健與周家怡聯同一眾串星搞笑,一眾新演員的演技超稚嫩,仍大有進步空間,確難投入其中。
當然,若以「正常」的電影去看,《深宵閃避球》縱不至爛也屬不過不失的喜劇小品,可若以「有話兒」的電影去看,又是與別不同的觀感。明明表面誠非佳作,背後的隱喻、指桑罵槐式筆觸又頗具創意,中途更不難感動落淚,觀感極為矛盾,只看你能否代入得來。一如女主角所言,如今昋港人都是要在體制的狹縫間奮力求存,而《深宵閃避球》也是明顯不過的「狹縫求存」電影。有別於昔日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甚麼類型題材都能夠拍,如今已太多題材不能拍、太多話不能說,且看才不過一年前還有《濁水漂流》一類充滿火氣的作品,如今已沒可能出現。《深宵閃避球》在中段少女突然爆出一句對白後,深明其義者就仿如打開了密碼般,看出大量「明就明」的情節。電影表面是個勵志的奮鬥故事,實則談眾人要如何對抗體制,藉此逆境求存,更談盡了「廢青」與「廢老」之間的兩代鴻溝。大量精警的對白如雷貫耳,許多情節都會喚醒我們某些已忘記的往事、某些近乎達創傷後遺症的畫面。
或許,我們都已經忘記了許多許多,又或許我們都知道想來也是多餘,反正大局已定,惟《深宵閃避球》卻以種種方式去喚醒觀眾「唔好慣」、「驚西咩」。某些我們曾每一天都會看到的新聞、那些恐怖而又感動的畫面,竟然在電影以此方式呈現,那無需如昔日的電影般大膽加入明顯的意象,就得要用這種「擦邊球」、「明就明」的方式來作互勉。主線大體劇情或是「柴娃娃」,但還有電影一如主角般,在「唔好縮」之間想盡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訴觀眾,有些事情不要遺忘、有些底線不能退縮,根本就是叫人別做著無夢的「港豬」。最終,我們或會累、或會洩氣,退縮並非罪、躲避亦非懼怕,適時都要懂得休息、需要時間去為傷口療傷。我們不能硬破體制,仍有不同方式作出種種無聲對抗,想離開想逃避,沒有誰對或錯,就由每個人自己決定。請記著,留下來的,還有人陪你一起走。當中,那種「有話兒」的互勉之情,或比《飯戲攻心》更隱瞞,但經歷了整個故事的設定,若能看懂背後的深意、導演的「有話兒」,結局一戰技術上拍來縱帶點「甩甩漏漏」,想起某些畫面與情節、那些已經離開的面孔,伴著這場比賽,不難讓你雙目通紅。最後,喜劇感或欠火喉,倒是背後的弦外之音,有著莫名的感動。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一如同期的《一路瞳行》,《深宵閃避球》大抵都是一部價值觀不同、對背後深意解讀,將會直接影響觀感的作品。如閣下完全看不出背後的意思,《深宵閃避球》就是一部四平八穩的勵志喜劇小品,個半小時熱熱鬧鬧的一類作品,惟看得出背後深意,對同路人、對還願意「醒」的觀眾,自會找到自身的位置、不期看得感動,而電影用上了這個故事框架去包裝、用閃避球以喻我們「唔好慣」、「唔好縮」,也確為妙筆。作為一部狹縫求存的電影,這絕對功德圓滿,只是執行上確有不少沙石,難令非同路人有所共鳴,且會覺得無厘頭兼沒頭沒尾,定位略嫌尷尬,相信評價將會超極端。
Rating:75/ 100
【延伸閱讀】致還在堅持的香港人, You are not alone
【延伸閱讀】當離別已成了日常,你還會珍惜甚麼?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