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系列】外國人童年是這樣體驗的,香港有多少家長能做到?

🎬 第9屆「晞。觀影記事」讀者電影投選現已接受投票!立即選出你心水電影:https://bit.ly/2023vote_travelerwithmovie

在前往Sant Jeroni這條超級天梯途中,我遇上了一對父女,女兒大約只有七八歲,卻跟父親一起背著沉重的背包上路。我們的終點一致,就是中途想多走另一個觀景台,便一同繞路走了。父親只略懂英語,我只略懂西班牙文,溝通就是靠女兒傳達。

 

父親是個行山專家,深知哪些路該走、哪些路不該走,就算我們的行山地圖都是指著同一方向,但那是近乎筆直的路,女兒好像很有興趣挑戰,父親和我都阻止,那絕非對的路。女兒即使十歲都沒有,卻很有禮貌、懂得與陌生人溝通;父親在途上也跟女兒來場生命教育,應該在荒野如何求生、有哪些路能走,哪些路必有危險,但適時「抄捷徑」可如何「抄」得巧妙,可以省下你的時間;如有路不知應否闖,非達超危險地步就去闖吧,闖畢自會知道甚麼是危險,又教她那些樹木與石頭是如何能看出地球的年歲。難得女兒大部份說話都跟我翻譯,也幸虧有他們,沿途有人替我拍照。

 

常覺得外國人這種真正的生命教育,才是教導得好的下一代方式。在香港,你每個假期都在溫習補課興趣班,外國人就是帶小孩「通山跑」,不會事事說「危險呀」,又不會叫他們別亂跟陌生人說話,到最後搞得變成一個個「港孩」,或許在班上考第一、取得好成績,卻毫無生活智慧,亦不懂與人溝通。

 

還記得在澳洲時,很好奇何以小孩子斗膽在懸崖跳水,又斗膽玩瘋狂過山車,更不時在難度是DiffIcult/ expert的行山徑看到他們跑來跑去,大抵非他們太大膽,而是我們的童年都被課本埋沒。幸運的有朝一日會醒過來,深知生命應當如何經歷、體驗,更多卻是終生都沒有醒過來,幾十歲人還沾沾自己高考有三條A、考得多少資歷,讀得數個master也枉然,實則連地圖都不懂看,可以想像,他們的下一代如是吧!

 

若是這類的山路,大抵老早被家人以「危險呀」阻止吧!

 

【延伸閱讀】外國人點睇我哋假期系列:又一句is that even fucking legal?

【延伸閱讀】外國月亮特別圓?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75486099_723429001505181_3402665167123644416_n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
paypal.me/jackyhei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