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片名:The Assassin
9月2日 18:00 廈門17.5影城中華城店
《刺客聶隱娘》可謂未上映先轟動,先不談電影節首映的空前狀況,單是候孝賢憑本片奪得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寶座,已成了一時佳話了。當然,觀影本片前亦得要有點心理準備,先別抱著「襯墟」的心態觀看。雖名有「刺客」二字,但要看緊張刺激的「刺客電影」,建議去鄰院看《復國者聯盟》了。就如我在內地觀影時,大抵觀眾錯抱期望,逾半觀眾中途離場,剩下的人紛紛在「玩手機」,也沒有誰在認真看。一承候孝賢的電影風格,本片當然並沒有動作連場的大戰場面,對白也不多,全均靠影像及電影語言來敘事,需得用心來感受。觀眾只看一次或未必完全明白整部電影,但單看候導老拍檔李屏賓如詩如畫的影像、簡潔利落(甚至只有畫外音)的動作場面亦相當精彩。不過,到底本片是否如外間所言般精彩得百看不厭,也真的見仁見智了。
唐代末年藩鎮割據,年輕的窈七為被保護,被道姑帶走前往深山暫避。幾十年後,窈七長大成人,已被訓練成一個專業的殺手,而她的目標,卻是跟她青梅足馬長大的表哥。看著他那本已混亂不堪的家族,加上其繼承人尚年輕,讓她要下手更覺困難...
影片的每格畫面構圖與攝影之考究,當能成為一幀絕美的藝術品
《刺客聶隱娘》並非那類動作連場的電影,一如候孝賢過往的作品,本片連對白也不多,只單純以影像,甚至意象來示人,觀眾單憑一次觀影便想理解全片,實有點難度。候孝賢於本片也頗大膽,只以最基本的畫面來敘事,甚至動用上畫外音來延伸電影的敘事過程,片中寥寥的幾場動作場面,既展現出眾人的快、精、準,也顯出導演鋪排上的簡潔,沒有流於一部商業製作,動作場面依然絕不失禮。
與導演合作無間的李屏賓,亦把片中的景色處理得如詩如畫般美,無論是片初的日落晚霞、一眾主角的華衣美景,乃至武當山上的變幻莫測的雲彩,全均以最靜態的鏡頭去呈現出畫面與故事的精美。據知本片所展現的每格畫面都是全於菲林底片、不經修飾或假期加工下展現。佈景精美考究,無論是遠走各地的實景,或是無侖無奐的廠景,甚至仔細地把當時的文化呈現。本片不難令人想起張藝謀十多年前的《英雄》及《十面埋伏》,視覺效果相對之下來得更簡潔自然,沒有過度人為化的修飾,更讓人看得舒服。一如候孝賢慣常善用的長鏡頭,本片的幕幕靜態場面拍來賞心悅目,幾乎每格畫面都能是一幅絕美的藝術品,甚至能稱作幕幕考究的詩篇。
整部電影連歷史都相當考究,像是唐朝的禮節、習俗等皆一一完美呈現
畫面以外,故事所涉獵的題材也夠廣泛,兩個小時之內把當時的歷史、社會文化、風俗、宗教等等題材共冶一爐,而女主角即使身為看似俗套的設定、一個「有良心、有感情的殺手」,描寫起來卻沒有一貫的濫情。一個凌厲的眼神、不多言,仿已把千言萬語盡訴。多個元素融合起來渾然天成,完全把唐代末年那種糜爛的情況重現。即使劇情未必能令觀眾完全投入,畫面上的深遠意境、精雕細琢的歷史背景,也真看得令人淘醉了。
全片的人物與支線極複雜,在候導一貫簡約的描繪下,單看一次也真難看得完全明白
不過,《刺客聶隱娘》口碑呈現兩極化,對於沒有心理準備的觀眾而言,本片確實挺難入口的。片中的人物關係非常複雜,各個穿插的人物在導演簡約的電影語言下,隨時搞不清他們誰與誰。導演刻意隱瞞了不少情節,留白來叫觀眾自行想像,對於部份角色的刻劃便流於蒼白空洞。即使如女主角的內心縱拍得很有味道,形象塑造得極鮮明,卻不如想像般細膩,反像個神出鬼沒的女子。
劇本牽涉的人物眾多,還得要安插更多支線去描寫一個藩鎮割據下的亂局,令很多支線情節顯得不明不白,像一段巫術使計,乃至女主角與道姑的師徒之情都只得輕輕帶過,甚至是可有可無。若不談意境與畫面,真要去深究劇情的話,本片故事的完整與細膩度也不及導演前作,亦沒外間所評論般捧上神台。
演員方面,舒淇與張震都是候導的老拍檔了。舒淇演一個孤傲的女刺客,對白不多、表情也不多,卻善用了表情與肢體語言去演活角色的神韻,型神俱備,絕對是電影的靈魂所在。至於張震似乎演得太多同類角色,再加上本片對他描繪不算多,發揮起來也沒太大驚喜。
《刺客聶隱娘》製作上確實毫無挑剔之處,無論是攝影、配樂、剪接、佈景、動作設計上,全均展現了劇情所需的如詩意境。那乾淨利落的動作場面、畫外之音,更令電影看來極盡視聽之娛,李屏賓的攝影水平再展大師級水準了。不過,電影一承導演的風格,多用靜態長鏡頭且不多言,再加上劇情與人物均非常複雜,有別於前作般角色較少,繼而再牽涉到一個頗具野心的歷史背景,短短兩小時實難把電影解讀得圓滿。就在場觀眾所見,幾乎近半觀眾中途離場,剩下的如非昏昏入睡就是在玩手機。我不知道這是內地的情況還是香港如是,無論如何,入場前真得有心理準備,此非一部動作片。
Rating:75/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