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Anita
拍個梅艷芳的故事,或許事前大家都會懷疑,是否真能拍得出味道?又有誰真能駕馭得這個角色?拍出來感覺會否過於發「死人財」?人物生平涉及到太多仍在生的人,又有部份政治敏感元素,又能如何取捨?首支預告推出可能都廣受劣評,可隨著市場推廣上的調節,再加上幾場試映爆出超強口碑,開始都會對電影有一定期待;《梅艷芳》這個人物傳記電影不單是比想像中好得多,其水準簡直令你期待,香港終能出現一部票房口碑雙贏的現象級電影;新人王丹妮的驕人演出,更讓「梅艷芳」一角充滿著說服力。《梅艷芳》作為一部人物傳記,各個元素俱平衡得宜,在短短兩小時內將事業、愛情、親情、友情、師徒情領有上乘的鋪排,有如賀歲片般眾星雲集亦戲份均衡、要發揮的仍可有發揮。撇除了「人物傳記」的格局,刻劃香港近三四十年來的社會變遷、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拍來毫不說教突兀,有如給香港人的一封情書,總能找到讓你有集體回憶的位置。出色電腦特技重現回香港昔日最美好的一面,更是實感充足,細緻得讓你毛骨悚然,技術上已屬難得一見的香港製作。梁樂民於《赤道》與《寒戰II》俱「拍爛」了自己的名字,此作足證明他一樣有能駕馭非槍林彈元大場面的大製作。《梅艷芳》既是名人傳記,也可說是一部充滿味道的女性電影,縱非達完美級別,可若連這類電影亦不支持,請別說香港為何難像日韓台般出現「現象級電影」。
梅艷芳出生貧微,與姐姐在荔園中賣唱,一次偶然機會下,她參加了新秀歌唱大賽得獎,旋即一炮而紅,成了樂壇最當紅的新星,名成利就。她有著最風光的一面,內裡卻得承受當紅的極大壓力與私生活的感情問題,甚至惹上了黑道,歷盡人生高低起跌後,終也敵不過病魔...
事前都很好奇,到底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故事,又能從何許的位置植入梅艷芳的故事?這並非選取梅艷芳某個階段的人生,而是談盡梅艷芳整整的一生,直至梅艷芳告別演唱會為止。《梅艷芳》在兩小時內涉獵盡她的一生,部份情節確得要輕輕帶過,像是她的成名之路實難用太多篇幅去談,或令過程略為跳脫,可電影反是深入去談她的內心世界、外表風光內心卻有著無比的寂寞空虛。
《梅艷芳》在片長所限下仍平衡得各項元素所需,縱非達完美也是上乘的傳記作品
於這一層面上,《梅艷芳》確能選取最重要的片段,將其私生活的愛情、友情、親情、師徒情盡攬其中,難得選材平衡得宜,每段感情都有一定的篇幅(除了Ben、現實中林國斌的原型一段較為突兀),亦能從此等不同的感情關係,讓觀眾認識得她的前半生、成名過後的心路歷程;她有情有義卻又帶點倔強的性格,又如何影響得身邊人。明白在時間所限下,要鉅鈿無遺地盡談一個人的生平點滴實無可能,可看出《梅艷芳》已選取了最重要的片段,讓觀眾可以投入到她的內心世界、認識得「梅艷芳」是一個甚麼樣的人。個人覺得,《梅艷芳》即使拿到外國,觀眾完全不識梅艷芳是誰,當作一個女性自強的故事去看,也充滿味道,一樣會令觀眾為之感動。畢竟,一部人物傳記要兼顧這樣複雜的元素,同時又拍得出味道來,誠非易事,《梅艷芳》確做到了。不難想像全片有大量梅艷芳的歌曲,但這絕非一部歌舞片,或是為唱而唱,選曲都能切合上劇情發展,直至片尾都能牽動心靈,選曲確得一讚。
梁樂民往作雖是與陸劍青合導的《寒戰》系列與《赤道》,動作大製作或盡顯其功架,獨論《赤道》的場面調度,簡直可堪是荷里活級數,換轉拍部寫情的人物傳記,節奏調控、感情拿揑同樣絕不失禮。《梅艷芳》的大場面非槍林彈雨,每每是大量群星的文戲,或是重現回老香港景色的畫面。一般而言,這類販賣集體回憶的電影,可能往往就是一兩個鏡頭重現回昔日的面貌,已教觀眾淘醉其中,《梅艷芳》竟細緻重現回八十年代的彌敦道、尖東海傍,細緻得連廣告牌的位置都沒有錯過。透過梅艷芳的故事,側寫香港歷年來的文化變遷,從衣著、髮型、道具等等都有微妙的變化,大概美術指導出身的梁樂民對這一切都有要求,但對細節有如此設計,已是香港電影難得一見的精細。
同樣地,感情拿揑上,粱樂民亦能成功緊扣觀眾情緒。《梅艷芳》要呈現的劇力,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她的歷煉與故事,並非如《寒戰》或《赤道》般兩男近乎面貼面「拋書包式」爭執的劇力,反而更顯功架。王丹妮的超驚人演出當然幫助不少,可梁樂民以細膩的人物描繪將感情慢慢烘托,配上剪裁得宜的人物關係、角色之間微妙的互相影響。情感遞增到一個地步,你看的不單是一個梅艷芳的故事,更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性故事;會為其經歷與遭遇為之感動,末段不難感動得哭成淚人。這並無流於著跡的催淚煽情,感情自然流露,無論其導技或是與吳煒倫合編的劇本也應記一功。
《梅艷芳》重現回老香港面貌,一景一物都認真花過心思,技術上也成驚喜一環
文初形容這將是香港的現象級電影,因《梅艷芳》的精彩並不單在其人物感情線上,同時也是一場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當中所灌注濃郁的香港情懷與價值觀,稍一不慎便會太說教露骨,《梅艷芳》也同樣兼顧得來。伴隨著梅艷芳的步伐,觀眾經歷不單是娛圈幾十年內的大小事,更是我們的集體回憶,從八九十年代的社會面貌、香港最紫醉金迷的盛世,來到後期的97移民潮、03沙士,每個片段相信只要閣下非「千禧後」,都總能找到回憶所在。難得在,全片所寄語的香港人積極態度與價值觀,拍來自然流露;梅艷芳的人生亦經歷盡香港由盛轉衰的景況,對照今天香港已死的一面,看來更有味道。這一點,已令《梅艷芳》的意義不單是一部人物傳記,更是香港人的一場集體回憶。全片商業與意義俱備,雅俗共賞又雲集了一眾香港紅星,是近期最有可能成為現象級電影的作品了。
王丹妮形神兼備演出梅艷芳一角,就連內心戲也細膩動人
幕後無論哪個範疇都是香港難得一見的高水準製作,但《梅艷芳》的成敗就真在演出梅艷芳的靈魂人物王丹妮。或許,事前沒有太多人認識誰是王丹妮,也難解她何德何能駕馭這個角色,看畢全片自會覺得,這絕對是一個為她而生的角色。從人物傳記「角色扮演」的層面上,王丹妮演梅艷芳無論外型、神態、聲線、動作全均維妙維肖,本已說服力極強,活現了梅艷芳的形象,後天內心感情戲拿揑得超準確,尤其後半段完全帶動了觀眾的感情,大概一顆銀幕超新星就此誕生。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梅艷芳》實是無論台前幕後都是香港難得一見的高水準作品,無論是否談「梅艷芳」這個人,都是一部上乘的傳記作品,在短短兩小時內盡攬得劇情所需、塑造個情感豐富細膩的角色。或許中段的略有浮光掠影之感,總又有能牽動觀眾感情,將劇情導回正軌。梁樂民盡顯其編導、駕馭大場面的功架、重現回香港盛世,更是香港難得一見的視覺效果,更別談王丹妮水準之上的精湛演出。擔心以新人姿態擔演此角會否失色?她可以告訴你,演出絕對技壓全場,不單流於「角色扮演」般的模仿比賽,層次感十足的演繹也令可觀性大增,這一切俱讓《梅艷芳》成為香港近年一部重要的作品。
Rating:90/ 100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最新生活文章】一場有趣的社會實驗:交友唔睇樣,有多少人真能做到?
【最新生活文章】Face your fear|面對你人生的恐懼,或是我們都要學會的人生課題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訂閱:https://bit.ly/2TS6B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