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
《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謀殺案》好評如潮,更創下了近年原創電影票房新高,Rian Johnson成功一雪前恥,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導演,事先張揚的《神探白朗2》更被Netflix重金購下兩集版權。《神探白朗:抽絲剝繭》(《鋒迴路轉:抽絲剝繭》)不單在各大頒獎禮廣獲提名,亦在美國感恩節期間於約600間戲院上映一周,竟獲1,500萬美元票房;即使取得空前佳績,又或說有此成績,Netflix更堅持不在戲院繼續上映,果然不負眾望,《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甫上架便於各地登上熱看榜第一位。前作《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謀殺案》能完美用盡每一分鐘、有一群超強巨星,場面駕馭功力十足,更寫出近乎完美無破綻的殺人事件。
誤以為續集無新意?《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竟覺好感尤勝於上集,故事同樣以一宗大宅殺人事件為題、疑兇亦個個皆有殺人動機,惟其並非將首集劇集照板煮碗,倒是有個相同的設境,依然能拍出出新意來。對於起首集,《神探白朗:抽絲剝繭》設局並沒有那麼複雜、人物的關係亦相對簡單,卻勝能於頗為明顯的兇手中拍出懸念——兇案是如何發生、真正動機又是為何?即使《神探白朗:抽絲剝繭》一如首集般,個個疑兇都有自身的動機,這班人仍能保持得鮮明性格,讓觀眾如同主角般,投身在不同角色視點中,思考每個人背後複雜的動機。劇情連環緊扣之精密配合,令電影長達接近兩個半小時都沒有冷場,不同的動機與思考盲點,如同玩了一場過癮的「劇本殺」般——主角老早告訴了你有些線索是沒有用的。《神探白朗:抽絲剝繭》比上集更出色在,電影既沒有將同樣套路再玩一次,更成功拍出了比首集更強烈的「爽」感;劇情不為單純的反轉,妙在反轉只為鋪陳一場更精彩的反擊,背後對體制、對法律的攻勢強而有力,結局一幕比首集更大快人心,成就了Netflix年度最佳壓軸鉅獻——Netflix如花多點資金拍攝這類作品,定必比濫拍小本製作更佳。
一眾好友每年都會在富商Bron的邀約下聚會,這一次他們就來到Bron的家中,準備於其荒島上玩一場調查謀殺案兇手的遊戲,而著名偵探Benoit亦成座上客。起初,Benoit不以為然,只為享受一場派對,沒想到派對上真有人突然死亡,島上眾人盡皆有嫌疑,Benoit當機立斷要封鎖小島時,島上突然停電,亮燈後又再有人遇害,這場謀殺遊戲亦演變成一場人性大鬥法...
《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在相同的框架仍能玩出新驚喜,難得佈局與拆局仍能有完美解說
雲集紅星的謀殺懸案題材,《東方快車謀殺案》與《尼羅河謀殺案》正告訴了你何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但《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卻能逃得過續集的宿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效果甚至比第一集更出色。的確,《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玩的是相同套路,一班各懷鬼胎的人就在同一大宅中上演密室謀殺、人人皆有殺人動機,而主角這位大偵探又是如何從局外人的身份中,以蛛絲馬跡查出案情的真相。即使有著相同的設境,《神探白朗:抽絲剝繭》拍來仍能有所突破,一眾人物的支節故事比首集來得更流暢、連環緊扣的線索亦更堪玩味。一般而言,這類故事來到續集,往往就得要來一場比更燒腦更複雜的案件,好讓觀眾更為腦洞大開,卻正因此變得更犯駁、難以言之成理,過火者則如《尼羅河謀殺案》般一味「鳩估」便成事,畢竟看這類題材,就得要解得通整個局。
《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的反轉既具玩味也情理兼備,後半段劇情更具追看性
《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的案情也聰明在比首作來得更簡單,案手是誰甚至在中段已不難猜到,惟真實的動機是甚麼?案情一次又一次出現受害者,受害者被殺的原因又是甚麼?電影的設局比首集更簡單,卻仍能扭出新花款。如上集般的「羅生門」故事,到了中段看似真相快將揭宗,劇情又突然收止,為觀眾再來一個反轉。這個反轉初看也覺得這樣的線索太俗套,甚至太像近年熱門的「劇本殺」,惟這個反轉並不在單純的「反轉」,倒為末段真正的「真相大白」來個完美的鋪墊、為前半段不明所以的劇情補白——在此也得一讚字幕翻譯的神功。觀眾或以為已經接近真相,但一如片名所言,真相的核心我們老早已看見,但如何接近真相就得如剝洋蔥般逐層發掘始能看見,終如台灣譯名般來得鋒迴路轉。這時候,《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大可以安排個更驚人的真相,卻沒有因此為扭而扭,劇情繼續從此方向推進、慢慢「抽絲剝繭」這班人背後的陰暗秘密。故事不單純是個離奇兇案,角色也盡皆有血有肉,人人有戲可演,而導演駕馭這群大明星的功架亦不遜於首集,幕幕群戲與互動火花四濺,沒有哪位被喧賓奪主。戲內鋪陳人人都有殺人動機時,戲外也人人皆有戲可演,當是年度最佳團體演出之一。
此外,《神探白朗:抽絲剝繭》亦有趣在跟觀眾玩了一場遊戲,一場真堪如「劇本殺」般的遊戲。這一次主角被邀請到大宅內並非為調查兇案,最原始的設境倒真是「玩遊戲」,過程也拍得如像玩智力遊戲般。主人家先告訴各位玩家,大宅內各處已安排了線索,但有的只是沒有用的假線索。這先讓電影變得有如一場視覺上的遊戲般,Rian Johnson也真貫徹始終,安排了許多無關痛癢的配角與道具去混淆視線,而這些設計往往用上戲劇性的拍攝方式去誤導觀眾,讓你滿以為有事發生、某人某事必是案情的重點,到頭來原來又沒甚幫助。這些人和事鋪陳出來或對案情沒有幫助,對劇情也有一定的功用,達到「花生味」濃的喜劇效果,事後回想起整個局、這一切的鋪陳,又真沒有被浪費,更見導演創作的心思。
《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結局對上流社會的反攻痛快淋漓,令電影在幕後真相後錦上添花
個人覺得《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尤勝首集更在結局的「爽」感。對比首集就是解決了一宗懸案,《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就對體制、社會上的不公義有更強烈的批判。貧富懸殊、富者可以隻手遮天,蟻民不能當面對抗體制,那麼在法律之下,如我們不能正面對抗,不如就用更巧妙的方式去對抗不公義,從此看盡上流人士的虛偽、表裡不一,表面看似是緊密的關係,實則也是為財而埋沒人性、失卻僅有的尊嚴;大難臨頭各自飛、如有「把柄」被抓住,甚麼都可以拋諸腦後。《神探白朗:抽絲剝繭》以巧妙的處理,於真相大白後再來一場「以夷制夷」,把一切看似無關痛癢的鋪排連結一起,大快人心,而《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對上流社會的批判與諷刺也不失喜劇感,當可與同期的《上流落水狗》遙遙呼應。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可見Rian Johnson不單在原創電影有超前創意,更在拍攝續集都可更勝首集,在相同的框架內玩出創意來。精密的案情佈局,無論戲內戲外都是一場趣味盎然的遊戲;複雜的角色關係、眾多的人物支線調度有度,難得一眾巨星火花四濺,Daniel Craig大抵能從此演出個堪比007的經典角色來。適可而此的扭轉與笑料,令電影在此精密佈局中不失強烈娛樂性、長達140分鐘都沒有冷場。最可惜的是,即使安坐梳化看Netflix都沒有離座的意慾、Netflix也真成功拍出部可觀看「群星拱照」式電影,還是覺得這類作品應當要在戲院看吧。
Rating:90/ 100
【延伸閱讀】10部Netflix冷門推薦片單|你未必聽過、未必有意慾看的電影劇集遺珠!
【延伸閱讀】另外11部Netflix冷門電影推薦片單|恐怖刺激搞笑感人兼有之,未必看過的冷門遺珠!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