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片名:Ant-Man and the Wasp: Quantumania
除了與Sony合作的《蜘蛛俠:不戰無歸》,Marvel第四階段的電影與大部份劇集,從《黑寡婦》到《黑豹2:瓦干達萬歲》都呈現每況愈下之勢,甚至成了「伏」的品質保證。《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承接著失望之極的《黑豹2:瓦干達萬歲》,加上首波評價可謂劣評如潮,對此沒有任何期望去看,竟然有所驚喜——那當然對比Marvel全盛時間的作品還有一大段距離,最少遠勝於第四階段的一眾作品,也能做到最基本的娛樂性。故事一承蟻俠故事線所開發的「量子領域」,講述一眾主角們在這個異空間的冒險經歷,帶出了第五階段的反派現身。雖說對比一眾Marvel舊作還有很大距離,最少劇情節奏超明快,過程有打有笑更有腦洞大開的科幻元素、震撼的視覺效果確無負IMAX的全幕畫幅。無需刻意大加搞笑,也無需刻意政治正確,就此作為一部科幻娛樂巨片,《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收貨有餘。有說在Marvel的第四階段都沒有真正的反派出現過,這一位「征服者康」形神俱備,屬Marvel久違了無論各層面都覺主角「唔夠抽」的超強反派,主演的Jonathan Majors壓場感十足,必能令觀眾從此深刻記住。《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在劇情上或有不足空間,確能帶動得觀眾對Marvel久違了的追看意慾與高度的娛樂性,真心,第四階段大部份劇集與電影,連基本的娛樂性都做不來。
《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片尾有兩節彩蛋片段,請觀眾留步。
在彈指事件之後,Scott與家人過著簡單的生活,企圖忘卻世界的紛亂、珍惜失去了的光陰。女兒Cassie繼續沉醉於研究量子領域,卻因一次意外把眾人都拉到了量子領域中。Scott與眾人來到量子領域,發現已給神秘敵人Kang征服,而他正歇力逃離量子領域,來到各個時間線的世界報復,唯一能夠阻止Kang就只有Scott...
Marvel第四階段最大的問題,乃在兼顧不到故事與娛樂性,又得為未來的故事「鋪路」,顯得進退維谷,既如《黑豹2:瓦干達萬歲》般悶場極多,又或如《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般捉到鹿不懂脫角,又或如《黑寡婦》及《雷神奇俠4:愛與雷霆》般過目即忘,更別談如《Ms. Marvel》、《變形女俠:律政英雌》一類般存在意義多此一舉亦不討好的劇集。在期望值已跌至零下,《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挾著MCU第五階段首部曲來看,確能一雪前恥。節奏明快、娛樂性與動作場面也能滿足觀眾所需,其存在意義更明顯能鋪排往下一個故事——或許所有MCU電影都只為鋪排未來故事,但最少《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會能讓你有興趣知道接續的未來將會發生甚麼事,設定上先勝一章。
在Marvel內部視覺特效員工「花生味」極濃的「爆大鑊」後,近作不難發現視覺特技不濟,無論電影或劇集的特技效果都如像看動畫般,作為超級英雄電影實在難以接受。《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接近九成時間都明顯是在虛擬特技中進行,卻喜見視覺特技場面凌厲懾人,成功將「量子領域」中的瘋狂異想化成現實。即使從第四階段開始,Marvel已開展了無數個異世界,惟《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初探「量子領域」,仍能創出有趣的世界觀、發展出獨特的生存法規。生物的設計、量子領域中的不同景觀,通通不乏奇思妙想,也能一承蟻俠這故事線搞怪的路線,不難理解何以有評論指這是最怪異的一部MCU電影。
看Marvel電影要有進入夢鄉的準備?《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節奏之明快必能讓你情緒高張
若怕Marvel近年電影「口水多過茶」,請放心,《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觀能刺激度十足,幾乎每隔數分鐘就有一幕動作大場面,而這些場面仍完美運用得IMAX全幕畫幅。作為事先張揚於全新LED幕牆「The Volume」技術前拍攝的電影,《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技術運用得宜,令全片即使全虛擬景像,也能切合得劇情所需。《蟻俠》前兩集口碑一般,個人還是極喜歡那是「變大縮小」的特技場面,是為MCU獨特的動作設計,雖則今回欠缺了於實景大玩這類鏡頭,壓軸一戰善用這些技能,在IMAX全幕下還是能充分展現得所需效果,展現場痛快的壓軸大戰。有說這是一部Marvel版的《星球大戰》,對比上或許誇張了,但除了仿如《星球大戰》般的動作大場面,對於這個空間內不同物理與物件所建構的視野,亦一一靈活傳神展現;量子領域中的時間維度與錯覺更尤為妙筆,一段「蟻俠群」異像的視覺效果就成賞心悅目的動作奇觀。《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在各地都大Sell其3D效果,畢竟電影看來有大量奪幕而出的畫面,而且前後景深對比鮮明,相信電影確為3D而生,可惜沒有機會觀看3D版本。
征服者康 Kang The Conqueror 絕對是Marvel久違了的「有料」反派,亦為《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最強賣點
近年,Marvel電影不止一次被抨擊反派過於弱化,更隨時沒有反派可言,《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就成功創出了一個超強反派。這位征服者康在《LOKI洛基》初次登場,雖則他的技能看來時強時弱(這一點稍後再談),絕大部份時間都會令觀眾覺得主角有「唔夠打」之危,以Marvel近年開始走悲劇化的方向來看,甚至有刻會令你懼怕主角是否會從此陣亡。征服者康不單在技能與外型上懾人,主演的Jonathan Majors也同樣技驚四座,氣定神閒又處處流露叫人不寒而慄的味道,時而會讓你同情他、時而又會讓你討厭他。Jonathan Majors每每出場必有強烈的壓場感,無需過於外露地告訴你「我是奸角」,一樣能夠憑細膩的表情與聲線達到所需,讓他無論在角色定位或演員的演出上,都能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觀乎Jonathan Majors先有《決戰38度線》後有《洛奇系列:王者之後3》,星途無可限量。
《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劇情順理成章,寫親情線卻貌合神離,是為敗筆
從「爆谷片」的角度,《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當能突破Marvel在第四階段大量極冗長沉悶的感覺,然則劇情上還是不敢恭維。《蟻俠》系列故事線向來劇情都是稍為薄弱,縱有親情線包裝卻總是「到喉唔到肺」。故事以一家人的冒險故事出發,讓向來如像大配角的蟻俠,終能當回一次俠之大者,並修補與女兒的關係。可是,在「親情」的框架上,情味依然薄弱,五位主要角色各有各演,彼此毫無火花可言,在上集交代了「黃蜂女」出場後,她的作用竟可有可無。全片的故事推進極快,沒了現實世界的鋪陳、觀眾還未代入得故事前,一班角色就意外進入了量子領域,背景稍為薄弱;故事看似想往悲壯的方式走,結局又來得操之過急,觀畢全片都不覺這家人經歷了這場事件後有何成長。蟻俠先天走搞笑的路線,前兩集那群插科打諢的損友們也生色不少,今回沒有出現襯托,也令蟻俠光芒大減。
《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建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觀,故事玩味竟不如《LOKI洛基》,不少想解釋的概念早在前作解釋過,而今集無非就是一班主角走入個異域,繼而安排另一場冒險之旅,就如無數部Marvel電影都會出現的套路。即使探索了量子領域,感覺仍跟其他Marvel電影的不同空間與星球相若,更仿與前作有所矛盾;反派征服者康搶盡風頭,也真能製造久違了的反派強勢,惟其時強時弱的感覺、背後復仇的原因都沒有好好交代。刻意把他的強勢神秘化,前半段他做過甚麼壞事都只透過對白道來,難令觀眾投入到主角們的視點中,如何受盡壓迫繼而群起反抗,而反抗軍的交代同樣單薄,就是計算之內要有班人,上演幕幕動作大場面罷了。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總括而言,《蟻俠與黃蜂女:量子狂熱》以娛樂性與「爆谷度」來看,確是Marvel久違了的佳作,場面設計浩大過癮、視覺特技終於有所進步,亦把量子領域那些抽象怪異的影像呈現,締造出幕幕視覺奇觀,而征服者康霸氣十足的出場,更寫下了近期最出色的Marvel反派、片末兩個彩蛋也真正讓你有興趣追看下去,這一切讓電影有著基本的娛樂性。可是,這對比Marvel全盛時期的作品還有一段距離,節奏過於明快,換來就是劇情過於簡單,哪管全片善用盡LED幕牆的最新科技,缺乏了實景,還是令蟻俠一貫變大縮小的城市戰特技大為失色。
Rating:80/ 100
【最新電影專題】2022年電影片單總結|20大最愛最失望推薦電影,一文盡覽!
【最新電影專題】17部2022年串流電影推薦|Netflix, Disney+, Amazon最佳最爛電影一文盡覽!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