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劇名:The Last of Us
要數近期最爆紅的劇集,亞洲地區有《黑暗榮耀》、北美必要數《最後生還者》(The Last of Us)。劇集打從首集推出已叫好叫座,更被評為史上最佳遊戲改篇影視題材,其後收視不斷上升,到大結局面對著奧斯卡頒獎典禮,依然以820萬觀眾打破收視紀錄,於歐洲及拉丁美洲更創下HBO Max史上最高收視紀錄。久聞《最後生還者》的遊戲有多經典,就此看網上各對比文章,也覺劇集還原度極高。沒有玩過遊戲,在此就不以遊戲改篇的角度來分享感受,就只以單純觀劇的體驗來談。事前早有心理準備,《最後生還者》劇集絕非如想像般的怪物劇、喪屍劇,惟以此心態觀看,依然驚見劇集製作之浩大,亦一承HBO常把劇集當大片拍般,無論描繪末日連場大戰,以至是種種怪物與血肉橫飛等鏡頭也相當逼真。《最後生還者》絕對是中上的劇集,可是否好得堪稱「神劇」、甚至在IMDB殺入史上25大最佳劇集,對於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就覺得過譽。故事對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刻劃沒有想像中強,加上每集都仿如篇章式敘事,不住有不同的角色影響二人的關係,惟這些角色往往就此只有一集篇幅,哪管如第四五集再精彩也好,戲味都難得承接,亦因為劇情於中段太精彩,末段更覺頭重尾輕,幸結局一個艱難的人性抉擇挽回不少分數,仍會期待《最後生還者》第二季的發展。
蟲草菌病毒肆虐,倖存的人類在各地奮力生存。在亂世下從事走私活動的Joel,與哥哥在混亂中失散多年,某天遇上了反政府軍火螢,希望Joel走私一位女孩Ellie,並讓Joel換取汽車電池作回報。Joel起初不以為然,亦與Ellie關係疏離,卻發現Ellie竟於被咬不受感染,始知道Ellie可能是拯救人類的最後希望,誓要護送Ellie前往目的地。在危機四伏的旅程中,Joel漸漸與Ellie發展出如同父女般的感情,足以影響這場任務的成敗...
《最後生還者》影集版是否還原度極高,沒有玩過遊戲難作對比,惟其視覺效果卻真夠出色
許多電玩遊戲改篇的作品,都會淪為沒頭沒腦的低成本動作題材,或是將劇情改得不倫不類,或是就不問情由一味在打,以求為觀眾帶來「打機式」快感,這樣子的觀能刺激,觀眾何不自行「打機」?若觀眾期望《最後生還者》能夠由頭打到尾或真會失望,畢竟全劇的動作場面不多,基本上都只集中在首兩集,也沒有甚麼嘆為觀止的動作大場面。話雖如此,《最後生還者》仍見HBO處理大製作上的奇功。除了首兩集的動作場面外,劇集對於呈現末世景像、主角們遊走各處的廢墟、首集病毒初現時逃亡的亂象等等,即使大場面不多,還有劇集難得一見的視覺奇觀,當中被蟲草菌感染的怪物、血肉模糊的化妝技術,仍見劇集有著極高的特技成就、對細節位一絲不苟的構想,始能呈現出龐大的世界觀,獨論視覺效果,已足見劇集極高的製作水平。
《最後生還者》妙筆不在動作場面,倒在末日當前的人性百態與艱難抉擇
對於沒有玩過遊戲的我,事前誤以為《最後生還者》談世上只死剩兩位主角,竟然愈看愈多人,起初都生怕會否如同類題材般,因著「愈拍愈多人」而失色,原來這是一部公路題材。《最後生還者》沒有花費過多時間描述末日初期的亂局,輕輕幾筆就架構了那個世界觀,再將一堆角色放在這場絕境中;需要知道的背景故事,就靠偶爾的回憶片段代替已足夠,可重心卻不在此。全劇就是談兩位主角穿州過省、不斷遇上各式人等,或會幫助他們,更多是被末世搞得瘋狂的人。劇集出現怪物的時間不多,更恐怖的倒是人,這些反派不斷穿插故事,又往往能讓他們見盡絕境中人性的光輝,始為最具情味所在。
一般的喪屍題材中,面對著親人或好友感染了,殺與不殺之間的抉擇往往都是最感人所在,《最後生還者》中有大量這些艱難抉擇的時候,在如像親情劇的套路、有細膩的鋪排(甚至用上足足一集去談),看來更覺投入,無論是那段同性戀戀人、女主角路途認識的朋友以及昔日舊友,都能在一集的篇幅中有盡起承轉合,讓你為之感動。在沒有希望的末日絕境中,人性都被扭曲了,多個「反派」的設定背後又往往有著複雜的背景,到底如何會走上這條絕路,是為勢所迫,還是人性本惡?主角來到最後近乎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不問情由見人便殺,在全劇「好人」、「英雄」的光環背後,或許我們在遊戲的世界都是控制著他,可在劇集的世界中,這種看似「大義」的精神又到底是英雄或反派、是自私還是彰顯愛的偉大?這些議題令故事反思性更強、饒有味道,也突破了傳統的類型框框,單純非黑即白的決定。
這也連接得劇集另一個信息:有因必有果。對於沒有玩過遊戲的觀眾而言,每一集都定會如我一樣,心忖「乜水呀?」「呢個又邊位?」對,你沒有記錯,很多角色或事前真沒有出現過,不知對方是誰,隨後總有交代。漸漸自會發現,兩位主角的旅途,無非也是各位倖存者暗暗連結的關係網,昔日所種下的因,總會生出往後的果;從不同的視點去看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觀感,甚至會覺得主角們也未必算是英雄行為。這些帶點宿命的連結,讓每一集劇情不住前呼後應,一切人物關係恍然大悟、得知角色真正身份後,又會將劇情推上另一高潮。
《最後生還者》角色眾多,以劇集而言就連貫性不強
可是,《最後生還者》是否又真的推得上神劇地步?個人覺得過譽了。對於遊戲的固有玩家而言,這真是還原度極高、忠於原作的作品,可對於非玩家的觀眾而言,《最後生還者》角色極多,往往又只作輔助主角上路之用,即使在某一集覺得那角色超深刻,卻只單單在一集便完結,隨後又沒有再出場;縱建構個龐大的世界觀,可對於政府軍、反抗軍,以至是一眾倖存者糾結的關係,描述起來亦不深刻,就是仿如要有一連串「幕後大佬」去操控一切般;主線描述兩位主角的感情關係,亦不如外間所言般動人。
重點的兩位主角,在過程中會看出兩者之間的關係轉變,亦肯定比同期《65:絕境逃生》流暢得多,惟全劇還是難感受到彼此的關係有多深厚、生死一線間的相依為命,二人經歷了九集的故事後,雙方又有何成長?或許這些處理在遊戲世界中已恰到好處,可作為單靠二人帶領的劇集,彼此的感情描繪略嫌薄弱,感動位反在周遭人多於二人之間彼此的互動,浪費了男主角Pedro Pascal的演出。《最後生還者》最後兩集確把二人的關係推進,深化結局那個人性抉擇,卻非如評論般達至超感人,甚至影史留名的地步,那明顯過譽了。當然,作為末日、打怪獸的題材,雖然劇集以情味出發,沒有太多怪物出場與動作場面也較失望。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寫下去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走更遠的路,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以下QR Code課金以作支持:
同時,你也可透過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因此,作為非遊戲玩家的觀眾,《最後生還者》在製作與故事的鋪排上,確有其出眾的地方,中段也具強烈的追看性,故事分集劇情對宿命、因果的描述,也能製造到一定戲劇效果、對周遭各色人等的感情拿揑也恰到好處。《最後生還者》是否達至「神劇」的地步,也一如主創人前作《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般,可圈可點。就此看個第一季,縱有龐大的世界觀與幕幕動人的感情關係,偏偏對兩位主角的描繪不夠深入、採公路題材式格局,配角角色往往就此不再出現,連貫性上略嫌失望,也令故事流於篇章性感覺,希望《最後生還者》第二季能夠更快入戲吧!奧斯卡限定優惠現正進行中!由即日起至3月18日,電影網店全場奧斯卡貨品七折發售,請立即按此搶購!
【最新生活文章】做人嘅嘢,無非都係:Don’t Worry, be happy!
【最新生河文章】去旅行為甚麼一定要爬山?
✨電影網店現已開幕,多款電影海報、電影精品低至$5起,快啲嚟睇啦:https://bit.ly/3qLPkpk✨
「晞。觀影記事」Patreon加強版已經開幕,精選深度獨家電影文章,請即按此訂閱!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繼續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MeWe: travelerwith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