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裡巴基斯:清新可喜的幽默小品

情人眼裡巴基斯

英文片名:The Big Sick

TheBigSick

暑期電影混戰期間,部部大製作搶攻這個兵家必爭之檔期,是大製作、大卡士電影的天下,這部小品《情人眼裡巴基斯》竟在這個時段愈戰愈勇,甚至曾殺入美國票房五甲,獲得極好評價,更譽為今夏「神作」之一,到底有何魅力?故事講述一個巴基斯坦男與美國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在文化差異加上主角本為棟篤笑演員下,自然鬧出不少笑料,繼而再審視兩個家庭的故事。這縱非一類狂笑式喜劇,惟精準富幽默感的笑位,仍透過生活化筆觸傳神道來;大膽寫出涉及種族仇恨的笑料,處理恰到好處,獲取哄堂笑聲,正正填補了暑期缺乏喜劇的空檔。香港以愛情片角度來作宣傳,實則這算是個親情故事,借一宗意外審視兩個家庭、不同文化的種種差異,「美國夢」是否想像般美好,而保守的巴基斯坦文化又是否十惡不赦?全片拍來笑中有淚,亦不乏窩心時刻,只略嫌一個不算複雜的故事竟然拍足兩小時,過於大路的收筆也破壞了整體的好感。

 

以成為棟篤笑演員為目標的Kumail,來到美國尋找夢想,卻發現現實追夢太艱難。身為巴基斯坦人的他,婚姻之事素來皆由家人決定,他卻對一切「相睇」毫不感興趣。某天,他遇上了美國女孩Emily,二人一見如故,很快便墮入愛河,但Kumail的家庭背景終令二人關係難進一步,直至Emily得到一場重病...

 

 

誠言,本片於美國捧至神作地步明顯太誇張,或許美國人對這種大玩種族、政治等議題的笑位夠受落?從喜劇角度來看,本片的笑位尚算密集,加上改篇自主角的真人真事,其超強的代入感,令主角先天已流露出強烈的喜劇感。故事沒有刻意去安排無稽的錯摸式笑料,全均是從主角的經歷、對話中自然流露,過程中不乏小情小趣,看得舒服自然。笑料設計是電影最精準的一環,不時以主角的背景,透過自嘲式對白、偶帶政治性意味,設計起來無傷大雅,卻點正觀眾笑穴,再帶出有色人種於美國飽受歧視的一面,大膽得來又能得到所需效果。

 

 

不知哪個天才改了《情人眼裡巴基斯》這個片名,食字不來、不倫不類,更令電影宣傳上略帶誤導。即使男主角為了愛人犧牲一切,不離不棄,而二人的戀愛情節也拍得很甜蜜,這誠非電影的主線,女主角甚至只演到中段,最好看反是兩段親情故事。故事看似拿巴基斯坦文化來開玩笑,但主角一家親情至上、和洽的氣氛卻夠窩心,不難令人會心微笑。相反,美國家庭看似奉行自由政策,但無論女主角與她的父親,在感情路上都有不堪的過去、活得也不算快樂;主角夢寢以求的美國夢,路途亦沒有想像般美好。我很喜歡他置身在兩個文化衝突之間,看似是進退維谷,其實也是一段自我成長,甚至互相影響的過程。正所謂「患難見真情」,他與女主角父母之間的微妙關係變化,從一件件小事中學習與包容、繼而再道出兩個家庭的故事,背後所延伸的衝突與秘密,更成就了電影的幾個高潮位。

 

 

故事有著一個頗妙的鋪排,乃至末段更有意想不到的處理,算是突破了同類電影的框架。只是,故事沒有就此完結,還不斷無限延伸,致使結局拖拖拉拉,到最後還得落入傳統的套路,實為失望。除了結局,故事中部份細節描寫得太深入,大量無關痛癢的支節大可就此刪去亦無損劇情發展。如今,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拍足近兩小時,過程確偶有冗長,或許創作人不欲放棄精心設計的笑位,透過繁多支線去作充撐,鋪排上不夠乾淨利落,若刪剪至大約100分鐘,效果定必更佳。

 

 

我沒有看過Kumail Nanjiani的作品,但他此作夫子自道,娓娓道來一個清新可喜的小品故事,他演回自己,每每就能「口出金句」,不苛言笑卻頗具冷面笑匠的味道。Zoe Kazan於《書中自有夢女神》一鳴驚人,之後似乎沒有代表作品。哪管此作仍落力演回少女味道,卻難復當年勇,更是老態初現,而中段以後就「昏迷」了,更局限了她的發揮。

 

 

《情人眼裡巴基斯》仍是一部清新的佳作,在芸芸猛片強攻下成為一部愈戰愈勇的奇芭,自然有其出色所在。全片笑料設計清新睿智,幽默感濃厚,即使拿了敏感議題作笑料,玩得也恰到好處,無傷大雅,不乏叫觀眾轟笑的地方。不過,電影還不至於「神作」地步,作為一部小品製作,劇情簡單直接情有可原,卻把之拖長來拍,導致中段不乏悶場,有欠簡潔。末段企圖顛覆同類故事的設計確實眼前一亮,惜結局還是流於傳統套路,縱是要貼近現實故事,總覺帶點反高潮之效。這極其量是不俗之作,但距離「神作」還有一段距離,別抱過高期望。當然,可以肯定,這個可能是本年度最差的中文譯名,將成在港發行的致命傷。
Rating:75/ 100

 

【最新旅遊文章】我的旅行地圖「結算」

【最新旅遊文章】薩拉熱窩的「神秘」一面

 

更多資訊及文章,請Like Fb Page:
【有故事的旅人】

【晞。觀影記事】

IG請Follow:
#travelerwithmovie

發表迴響